第三百五十二章:邪神驾到,苏青好胆!353(1 / 2)

“叶道友在琅琊坊的待遇不错吧,工作这么卖力,又是三阶巅峰剑修,一年还不得大几百灵石?

真羡慕道友啊,不像小道累死累活,一年也就十多颗灵石进账!”

苏记傀儡店外,从双手剑变成单手剑的叶索,环抱疾风剑,死盯着苏记傀儡店。

他在盯着苏记傀儡店,厉海浪得青荷指示,却是在盯着他。

两人互相盯着,已有半个多月之久。

厉海浪虽恼他加重了自己的工作量,但这半月下来,却也对他心生佩服。

也不知道那琅琊坊每年给他多少灵石,值得他这么卖力,卷死人了都,半月以来,脚不挪窝身不动,便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就跟个雕像般愣站到今天。

“苏青出来了吗?”

叶索没有回应厉海浪提出的待遇问题,只想问这苏道人到底何时出关!

“这哪有准呢,苏老大炼傀,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两年,要我说,道友将这批精光石交给我们便行,难道还怕我等贪了不成?”

厉海浪摇着头道,就叶索这不知变通的样子,若不是本人够强够狠,放在他以前带领的浪天帮中,绝对是第一批送死的兄弟。

“楹儿只让我将此精光石交给苏青手中,尔等不是苏青,便接不得此物!”

叶索眸光一凛,吓得厉海浪一激灵。

“得,好言难劝要死的诡,你爱站便站着吧!”

厉海浪撇撇嘴,唤来一个小弟搬来躺椅,舒舒服服的躺靠下去,准备跟这孙子生耗下去。

真好奇这孙子一年挣多少灵石啊,该是比他厉海浪挣得多的。

不过海浪也知足,跟着苏老大混几年,或就能用灵石购置几个灵屋,将17弟跟260弟接来了。

他们只说不能出海,待在这望海城当是无碍的,望海城中好风光,他海浪怎能独自享受,该接兄弟们过来享福的!

厉海浪美美的想着,不知不觉就美美的睡了。

“这瘪犊子上班时间睡觉,葛玲快给他记上,扣他三百灵晶!”

一道苏扒皮的低喝声,让厉海浪从梦中惊醒。

慌张站起身来一看,却已见到苏青将那叶索迎进店内。

“是小道的不是,劳烦叶道友在此等候如此之久了!”

从青荷等人口中得知叶索在店外生站了半月后,苏青也跟厉海浪一样好奇,这凌楹一年能给叶索多少灵石,能让他工作这般卖力。

呸,以这舔狗的自觉,估计一颗灵石都不要,白给凌楹打工不说,没准还自带干粮,将之前在剑来殿挣来的灵石全贴补给凌楹了!

“只半月功夫,弹指便过,无甚关系,储物袋内有精光石七千六百四十二斤,如数交给道友,还望道友莫要让楹儿这番苦心白费,让她失望才是!”

叶索冷冷的将一中品储物袋抛给苏青,看着他清点无误之后,也不欲跟苏青多言,就要转身离去。

只在回头的瞬间,似仍心有挂念,问了一句道:

“那椿木剑?”

“凿了,凿的碎碎的,弄成渣融进傀儡了!”苏青不想骗这老实孩子,也怕他跟惦记凌楹一般,惦记着他那柄椿木剑,残忍无情道。

“你怎可如此待它,它于我手百千年,我百般爱护,轻易不忍让其受到半点创伤,你怎就将它融了呢!”

痛失爱剑的叶索,这些日子来还在以此剑能落入苏青这等剑高他一筹的剑修手中,或能有比在自己手中更大的成就安慰自己,却不想苏青妄为剑修,竟是对宝剑如此不爱惜。

所托非人,痛之又痛。

苏青斜瞥了眼捂着胸口的叶索。

这就痛了?

我还没说凌楹也被我凿了呢!

不敢这么刺激叶索,怕他受不了当场跟自己拔剑,虽杀他不费劲,但他既是凌楹的舔狗,以他苏青跟凌楹现在的关系,也能被自己一用?

三阶巅峰剑修,还不要月俸奖金,这不比厉海浪好用啊!

将叶索送走,揣着精光石的苏青,又准备踱步迈入炼傀室内,用这批精光石,先炼制十多二十具星日娃娃来。

刚还在招待客人的青荷,见他又要炼傀不理人,连叫住他道:

“东家,前日里,饶亭山,应无神等人来店中拜访,言说高邪神即将驾临望海城,我等金牌店铺,该联合城中大小商家,为高邪神准备一场迎神***,并为高邪神献上重礼。

问我苏记傀儡铺欲出多少颗灵石,准备了何等傀儡,大家最好礼数一致,莫要出挑或是失礼。”

“让我给二强献礼?他脸面就这么值钱?!”

闻听要让自己给二强献媚出血,苏青第一反应便是拒绝。

他为二强准备的大礼是有,但都是轰二强的,不是送给二强玩的。

但在拒绝之后,斟酌片刻,又咬牙道:

“送上百颗灵石,配几具二阶公主傀吧,二强毕竟跟我有旧,这个面子便就给他!”

“只这点东西吗?别家金牌店,出手可都是千颗灵石起步,更有三阶战甲,四阶宝材的!”青荷轻声应道。

“这还少?日子不过了?我们小家小户,店才开多久,哪比得了这些城中大户,就这么多,二强爱要不要!”

二强的面子在苏青这就值这点东西。

让他跟其他大户一般献媚,那他炼制的虚无四狮跟碧莲,不白炼了!

东家不愿出血,青荷也无可奈何,怕再说一句,东家把自己的奖金扣给二强了,连忙闭嘴,只觉这满城都大方的情况下,东家的小气就显得很小气了。

别惹恼了那高二强才好!

青荷想起在那白云仙城中见到的人头灯笼喧腾于天的恐怖场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

······

这一日,望海城举城欢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店店张灯结彩,家家挂起灯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