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境界细分41(1 / 2)

显而易见的是,水源论一般见于濒海文明,而既然有了承载一切,包容一切的大海,就必定会建立起“上下”的概念——然后自然不可能建立起“混沌”的印象。如果大家在阅读这些神话的时候发现“混沌”一词……基本上都是翻译的锅,他们翻译外国神话的时候,直接用了这个词,但其实这里说的混沌跟我们说的混沌是不一样的。

与此相比,中国神话则属于气源类,也就是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气,进一步则是起源于虚空,起源于道。具体……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知道。

所以这里要说的是大家不知道的部分,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些神话,或许只是“东方大陆系神话”中的一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个民族几乎都有各自的创世神话,而且跟“盘古开天辟地”比起来,有很多类似之处,简直就是亲兄弟。

比如白族的创世神话中:盘古有一个兄弟叫盘生,兄弟俩一个造天,一个造地,结果天造小了,不能完全罩住大地,于是盘生把大地扯得皱起来——就成了山。

又比如傣族史诗《巴达麻嘎捧尚罗》,讲述风与水诞生太空神和大神鱼,太空神用自己的污垢创造了地球和大象,随后又创造了神与人。

还有电影《阿诗玛》中,阿黑与阿支赛歌,里面就提到远古云两片,重云降下为地,轻云升空为天,这个就是彝族的故事(好吧,这个故事里也出现了明确的上下概念)。

总之,在这些神话中,很少能看到“海”的元素,即便有,海也不过是诸神的造物之一,没什么了不起。而既然没有能让上下明确的“海”,自然就会出现“混沌”的概念……才怪!这些神话,基本都无法描述天地诞生前的宇宙状态,如果说到了,那就一笔带过。像道家一样,明确提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且能明确阐述这些状态的区别和演变过程的,一家都没有。

道教真的是个很奇特的宗教。

“是啊,不可能想象得到,”九素轻轻叹息了一声,“我第一次进入混沌的时候,也被那种古怪的状态吓了一跳,不敢相信,平日习惯的上下远近等概念,居然变得不再有意义。世界上其它文明的神话中没有混沌这种宇宙形态,是因为他们的文明没有诞生过混元境……起码也得是大罗境,他们自然也就无从知道混沌这种形态。”

稍作停顿,她才又继续道:“混沌是生命的禁区。哪怕是大罗金仙,进入混沌也是有性命之忧的,所以大罗金仙要进入混沌,一般是以大法力在自身周围构建一个跟地球上环境类似的区域,以保证自身安全——跟人类建造潜艇以进入深海差不多。

但是这种强行构建出来的环境每分每秒都在极大地消耗法力,所以大罗金仙也不能长时间呆在混沌中;

但是混元大罗金仙可以。

混元大罗金仙在混沌中能持本元,意思是即便不做什么,也能保证不流失法力和生命,所以呆多久都没事。所以我们才说混元大罗金仙是不死不灭,因为,除非是整个宇宙毁灭,否则哪怕是单个星球的毁灭,对他们来说也毫无影响——大不了换个星球生活就是了,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随时都可以把一个星球改造得宜居……甚至干脆造一个星球出来居住。”

听完九素老师的话,魏承恭只觉得震撼。

再想想这可能就是自己未来所要见识的世界……激动不已。

不过在激动之后,他强行压制着自己的激动,开始回复理性的思考:“两位姐姐应该已经是混元大罗金仙了吧?”

“嗯。”九素简单地点头回答。

“果然!”魏承恭也丝毫不意外,所以他立刻又问道,“姐姐你刚刚说,混元大罗金仙在混沌中能持本元,但这里的混沌仅仅是一般的宇宙空间吧,如果遇到宇宙中那种特别危险的地方,你们会不会也有危险呢?比如伽马射线爆,比如中子星爆炸,比如……黑洞。”

“你担心这些东西?”九素笑了,笑容中微微透着得意,“只要到了混元后期,这些东西就统统没有威胁了。”

“混元后期?”魏承恭下意识重复道,“混元境界还要再细分吗?”

“嗯,要细分一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九素答道,“混元前期,可以在宇宙空间中生存……但也仅仅只是生存,想要逍遥自在是做不到的。混沌何其广大?用地球上积累的运动经验,根本做不到有效活动。大罗金仙能朝游北海暮苍梧,这个速度在地球上是很快,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在地球上打转,就算像孙猴子一样,一天能跑五十趟取经路,也才两三百万公里,这种速度放在宇宙空间的尺度中,是不是就跟蜗牛打算周游世界一样可笑?”

魏承恭好玄没笑出来,您这是赛博蜗牛吧。

“所以成就混元之后,就要着手解决活动能力的问题,”九素继续说道,“而等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无视空间距离,在宇宙中自由活动之后,就到了混元中期——某种意义上,到这个地步才算是真正成就混元,而修真的旅途,也算是就此大成,毕竟,修炼到这一步,空间和距离就再也不会成为阻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