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法侣财地35(2 / 2)

“你忘了我前面就说过了,灵气这东西,在生成之后,如果不是用某些办法保存下来,那也是有寿命的。灵气也好,法力也罢,既然能无中生有地在人体中产生,最后在人体中消失,又有什么好奇怪的?”九素笑道,“你该不会到现在还想要说能量守恒定律啥的吧?”

魏承恭:“……”

九素又说道:“不过,你说的这种情况是极难发生的,修真者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法术,消耗法力——或用于日常生活,或用于法术练习。可以说,任何修真者理论上总是处于不满蓝的状态,除非是刻意回蓝养蓝,否则绝对无法让自身处于法力充盈的状态。

总之,两个或以上的修真者结成道侣,双方就都能持续进步。这是修真界发现的,第一个bug。当时可是在修真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修真者纷纷寻找朋友结成道侣,以至于有了‘无道侣不修真’的说法,更进一步,又被总结成了‘法侣财地’。道侣成为仅次于修行之法的修真第二因素。”

“法侣财地?”魏承恭微微一愣,“不是财侣法地吗?”

“你真是读小说读傻了,”九素嗤笑道,“用小指头想也知道,财侣法地是不可能的。修真者说的‘财’指的不是一半人的财富,而是指修行资源,或者说天材地宝。但如果不给你修行之法,就算给你一大堆天材地宝又有什么用?你就算能像第一代修真者一样通过食用千年人参开天目见灵气,易筋伐髓……然后也就到此为止了。不要说一直吸收啥的,一直嗑药的最后结果,就是提前引发天劫,然后葬身其下。

所以法门才是修行的根基,法门法门,得授修行之法才能入修道之门,或者说,修行之法为入道之门,这个词本身就说明了‘法’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是‘侣’和‘财’。即使不考虑道侣能排解寂寞,共同探讨这些因素,光是从灵气这个角度去考虑,道侣的作用也要超过‘材’,天材地宝总是有限的,而道侣却可常伴身侧,换成是你,会觉得哪一项更重要?”

说到这里,她笑了一声,笑声中很是透着不屑:“至于把法侣财地说成财侣法地,单纯一点说是作者把他们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反应到了作品中;阴谋论一点来说,则是资本在试图驯化世人,想要通过这些手段潜移默化让社会接受以资本来分配一切的观念罢了。”

“总算是不用为修行资源的问题担心了。”

听了九素刚刚的说法,魏承恭长长地松了口气:他虽然相信两位老师姐姐不会扔下自己不管,但其实也在担心修炼资源的问题……不能怪他,换成是谁会不担心?无非是程度的区别而已,他的程度其实还算是轻的。

“你这个担心从一开始就没什么必要,”九素说道,“修行资源什么的,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现在的修真小说把修行资源说得无比重要,认为修行之道能到取得多高的成就,全看有多少资源支撑;这就跟把法侣财地歪曲成财侣法地一样,基本是作者把自己对人类社会的感受套用到了修真界,这其中资本力量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她似乎是陷入了某种兴奋中,嗤笑了一声——这个嗤笑很让魏承恭和赵毅意外,这个晚上,九素一直表现得很温柔,没有表现出“看不起人”的倾向——才有继续说道:“再往大了说,这是西方国家为了给自己早年在全世界侵略奴役吸血的行为正名,于是炮制出了这么一套理论,又把这套理论满世界传播,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接受他们早年的行为。那意思……你看,这只是一般规律,所以我侵略你,你也不要怪我,更不要找我要补偿,你是在为全人类的进步作贡献……”

魏承恭&赵毅:“……”

“……结果国内的这些作者把这套理论奉为金科玉律,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于是又放在了他们的修真界。

但其实,起码在修真一道,用这一套理论指导修行……不说行不通,但起码是没必要。就我们所知,修真界现在硕果仅存的这些人,没有谁的修行之路是这样走来的。”

“那大家的修真路是怎么样的呢?”魏承恭立刻顺势问道。

“在踏上修行之路的时候,确实需要外部资源,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基本就不依赖外部资源了,”九素说道,“随着修真界理论的发展,这个‘一定程度’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在黑暗时代,是在第二次渡过天劫之后;到了老子的时代,则是在第一次天劫之后;而到了今天,只要经过开天目和易筋伐髓,基本就可以通过种种bug摆脱对外界资源的依赖了——当然,能够获取外部资源加速修行,也是不用抗拒的;但总体而言,目前的修真之道,还是更倾向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许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