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绝地天通30(1 / 2)

九素点头,又摇头,“也对,也不对。绝地天通主要是修真界的事,然而后来的普通人搞不清楚其中的缘由,只能胡乱做了些记录。至于说颛顼绝地天通,或者唐尧,虞舜敕命绝地天通……不过是恰好发生在他们的时代,适逢其会罢了。颛顼尧舜他们可没那么大本事。也别说他们了,就连有熊——嗯,就是你们说的黄帝——也没那么大本事。”

“那绝地天通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赵毅又问道。

“绝地天通,实际上是指修真者从此不再从普通人中间招收弟子,从此以后,逐渐独立于普通人之外,”九素说道,“我们又要把时间往前倒一段,从头说起了。在第一批修真者出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修真的理论逐渐完善,修真者们发现了灵气的种种妙用,虽然如此,修真界也好,修真者也好,修真理论也好,仍然是很稚嫩的……嗯,大概可以视为牛顿之前科学界的发展水平。”

所有听话的人:“……”

“那个时候的修真水平,还不足以支撑修炼者长生久视,特别是,弄不清楚‘天劫’这种现象,也没有人能渡过天劫,以至于当时的修真界认为,修真的全过程,就是从灵气灌体——那个时候修真界把开天眼和易筋伐髓并称为灵气灌体,不过后来基本不再使用这个概念——开始,然后获得普通人没有的强大的力量,然后比一般人多活一两百年,在这段时间里,功力越来越深,然而最终总是要被天雷击杀,灰飞烟灭。修真界后来称这种认识为第一次修真危机。”

听话的人:“……”

九素继续讲述:“那时候的修真界对灵气的认识,接近现在对毒品的认识:吸收使用好处多多,但是吸收得多了,最终却会要人命。所以要控制吸收,以尽可能推迟天劫末日的到来,问题是,环境中的灵气——嗯,那个时候修真界已经认识到,灵气并不只存在于天材地宝中,在环境中也有,而且量大管饱,让人总是不自觉地吸收利用,就算想要控制也很难抑制那种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就跟毒瘾犯了一样。

既然自我控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想办法被动控制了。于是修真者们开始招收弟子,并逐渐形成宗派,这么做一来可以增加修真者的数量,帮助自己分担灵气,二来那个时候的修真者并不能长生,所以也希望有弟子能够传承自己一生所学——我前面说过,修真者基本是不可能有后代的,他们想要把一生所学流传于世,只能靠弟子。

那个时候,修真者跟普通人住在一起,而他们对普通人的态度也很好。他们会帮助普通人解决一些普通人难以处理的问题,比如消灭凶兽之类——我想你们应该也想到了,所谓凶兽,其实就是某些因为吸收灵气,或者阴差阳错吃了天材地宝,变得很难对付的飞禽走兽。

所以世界各国的历史传说中,都有一个人神杂居的时代。

但是,原本让修真者又爱又恨的灵气,突然不再充足,再加上终于有修真者渡过了天劫,证明天劫不是修真的末日,而是新的开始。这种情况下,再去传授普通人修真术,就变成了给自己增加竞争者,抢夺修真资源。然后……就绝地天通了。

一般我们把绝地天通之前的修真称为远古修真或者原始修真,而把从绝地天通到老子之前的修真称为古代修真,把老子之后的修真称为现代修真。”

听到“现代修真”四个字,魏承恭一开始觉得怪异,不过一转念又释然了:对于两位师傅……两位姐姐而言,老子可不得算现代人么?

嗯,也不对,应该要算晚辈才对。

“为什么以老子为分界线呢?古代修真与现代修真又有什么不同呢?”魏承恭问道。

“跟老子的关系……怎么说呢?”九素解答道,“有点小复杂,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关系。”

魏承恭:“……”

许队心声:来了来了,宗教大招——故弄玄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划分古代修真和现代修真的标准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对灵气的认识为标准。很明显,这个是跟老子有关系的,《道德经》之前,修真界对于灵气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而在《道德经》之后,就明晰了——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老子洞悉了灵气三要素,他只是认识到灵气三要素的修真者之一,而且,是阐述得最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