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听雨轩,秦淮河(1 / 2)

朱棣虽然听懂了,但还是有些不高兴,摆摆手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还有一个孩子在外面等着你呢!”

赫然是朱瞻基,他正偷偷摸摸的从大殿中探出脑袋来。

“好吧,我就不打扰你了,你也别太在意,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朱瞻塘叮嘱道:“记住,晚饭前到太子府来一趟,本王给你做个测试。”

听雨轩,秦淮河之滨。

三层,有一个包厢,坐在了一个窗户旁边。

朱瞻塘已经被强行拖到了这里。

“你是不是在下面布置了什么人?有话快说,有话快说!”朱瞻塘喝了一口酒,看着外面的景色说道。

要知道,这听雨轩能够将整个应天城的许多客栈都经营的风生水起,也并非没有原因。

名字叫“诗”,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很好,地理位置也很好,就连这里的酒,都要比其他地方的好很多。

坐在这里,一边欣赏着画舫,一边喝着美酒,吃着桂花饼,倒也是一种享受!

正好可以约上几个朋友,喝上一杯。

古时候的美酒,注重味道,不易沉迷,虽然提炼酒精的技术不如现代,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我告诉你,昨日我带着一队御林军,在街上一家又一家地寻找着凶手的踪迹,最终找到了一间青花瓷铺,你知道吗?”

朱瞻塘闻言,微微一笑:“应该是遇到了一对叫做孙愚、孙若微的父亲。”

“什么?你从何得知?”

“我能预知一切,能预知一切!”

“是吗?为什么不能推敲出郑和舰队的方位?”朱瞻基很会说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夜的痛处。

“你给我滚,否则我就把你丢进水里!”

朱瞻塘说不出话来。

好不容易有心情装逼,却被你给拆穿了。

就不能好好玩一玩吗?

“呵呵呵,小塘,你消消气啊!你给我算一卦,我以后会有什么下场?”

难得看到瞻塘如此狼狈,朱瞻基很是高兴。

他可不相信那些神棍的话,只是随口一问。

谁知那人却怒气冲冲地说道:“虽然你年纪轻轻就死了,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我高兴,还能为你改变一下命运。”

“……早死的是你!”朱瞻基眼睛一转,又倒了一杯酒道:“说吧,这件事情,我已经派人,去打探这对父子的底细。”

“嘎嘎!没想到,他们居然和马车上的杀手扯上了关系。”

“我已经将那位孙小姐安排在了听雨轩,到时候你帮我审问一下她,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建文帝的蛛丝马迹,到时候我也好向外公交代!”

“为什么不把他带到大牢里严刑拷打?”朱瞻塘嘲讽地看着秦夜:“说实话,你是不是喜欢上了谁?”

“那倒不是,只是我们四个人的目光,给我一种很难形容的印象,最多也就是喜欢而已。”朱瞻基摇摇头,斩钉截铁道:

“不过,我觉得,只要能查到建文帝的蛛丝马迹,我就可以不择手段!”

“恐怕你要大失所望了,他们的父亲,恐怕还不知道这件事。”朱瞻塘说道。

说着,他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如果我没有猜错,专门与朱允炆联络的那个人叫做徐滨,这个人很有本事,也是靖难民团中最聪明的一个,他与孙若微是自幼一起长大的,如果我没有猜错,也只有他知道朱允炆的藏身之处了。”

“是吗?”

朱瞻基一饮而尽,手中拿着一个空荡荡的杯子,沉吟道:“据臣所知,靖难幸存者的日子很不好过,他们往往会打劫其他地方的商人来充饥。”

“但这些年,却有一位神秘人,在暗中支持着他们,莫非,小塘,那位就是你?”

“你这脑洞也太大了吧。”

“要不你怎么知道他们的秘密?”

“你能不能不要把这件事情推到我身上?”朱瞻塘看他竟然起了疑心,有些恼怒地说道:“你不用去打听我是如何得知的,你要多向他学习,不要多问,要多向他学习。”

“啊!二舅舅?你是说,二伯朱高煦就是那个靖难道说幕后黑手?”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让朱瞻基大吃一惊。

他原本以为,是哪个官员看在李健文的面子上。

毕竟,朝堂上有一大半都是从洪武、建文两个时代活下来的,自然会有人对他的继任不满。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给靖难遗孤儿院捐款的人,会是那个二舅,也就是说,皇上遇刺一事,也是他一手策划的?

这是要做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