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 / 2)

二零一四年的春节,江家一众人等按照惯例回乡拜年。江家的孩子满了三岁就必须要参加,女孩出嫁后就不参加了。

江云潇跟着父母的车到了江河村,先随全家人去拜祠堂。江家祖训:女子能顶半边天。所以女孩子也要进祠堂里面。

江云潇的爷爷那一辈,兄弟姊妹5个,她爷爷是最小的一个,上面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彼此间来往亲密。

到了江云潇的父亲这一辈,堂兄弟就特别多,但是她的父亲江仁怀却是独子。这在那个年代很少见,据说是因为江云潇的爷爷和奶奶自小就定亲了,感情深厚,当年奶奶生爸爸的时候也是难产,所以江云潇的爷爷看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后就坚决不让奶奶生了。

一起祭祖的,还有江云潇的晚辈,进了祠堂里面就自觉按照辈分排好了。出门前大人都会叮嘱自家孩子跟着谁站、站谁后面,这些教诲江云潇从三岁听到二十三岁,每年的人数都不太一样,有出嫁的,也有娶新妇、有了下一代的。

祭祖这天江家所有男性都着正装,女性着深色旗袍。从江云潇记事起,祭祖事宜都是由大堂伯主导。

“甲午年正月初一,本祖裔孙为抒敬祖之情,振家族之声……

恭惟我祖,功德浩荡,耕读传家,诗书启后……

秉承家训,谦恭和善……”

大堂伯手持三柱香,用平缓而坚定的声音念出祭词,而后率先将香插进香炉,与他一起站第一排的人依次上前……

由于人多,安全起见,站后面的人就不用敬香了。最后是叩拜大礼,拜完就一起去村里拜年,从辈分最高的那家开始。

出祠堂时,江云潇抬手看了一下时间,早上六点半刚过。

村里拜年都很早,路上会遇到别家人也是整个家族一起,都只会简单寒暄,正式拜年都是要上门才行的。

小时候江云潇不懂:为什么已经搬离村里了,还要每年折腾这么一回?

长大后才慢慢悟出来:混的越好的人家,越不能忘“根”。

等村里拜年的一应事宜忙完后,都快十一点了,一群人又浩浩荡荡的直奔县城,还是那家酒店,今年轮到江云潇家负责宴席。

江云潇自然是不用沾手的,这件事由江云潇的哥哥江云澈全权负责,她就负责吃就行了。

但是她今年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派红包。

她已经毕业了,而且也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了,虽然跟同辈的哥哥姐姐们比不了,但好歹也算是大人了。况且她等这一天很久了,特意在网上挑选了好看的红包款式,去银行取了崭新的百元纸币,在头一天晚上守岁时认认真真包好了。

包的金额跟去年某个堂姐包的一样,不显眼也不寒酸,中规中矩,符合她的身份。

今年开始,她再也不用坐小孩那桌了,而是跟着她妈妈坐女眷那桌。当她去小孩那桌派红包时,心里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和舒坦。

有性格比较活泼的晚辈女娃脆生生地跟她说:“谢谢小姑姑!”

江云潇笑呵呵的回应:“不用客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