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还是想让他再进一步221(2 / 2)

“不管是考秀才,还是考举人,又或者是考进士,都是考经义、策论、诗词歌赋,总之,考官们都是从经史子集之中,抽出来的题目。”

陈飞燕听了,又问道:“当初你在考场上,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你能不能跟我还有孩子们都说说?”

不等陈毅轩回话,陈飞燕就满怀希望的时候讲了。

“咱家老四老五今年都已经十二岁了。再过两年,也要给他们娶媳妇儿。不过,在娶媳妇之前,我想送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要是他们第一次考试就考上了秀才,那咱们都不用找媒公媒婆了,城里哪些真正的大户,说不定都要跟咱们联姻。”

陈毅轩听到这话,就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生的老四老五。

这两个孩子是双胞胎,长得倒是不一样。

个性也不一样。

一个好动,一个好静。

好动的那个,不喜欢读书,成天幻想着自己以后能当上大将军。

好静的这个小儿子,他倒是喜欢读书。没了小时候那股呆气之后,他好像确实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想着这两孩子如果都参加科举考试,小的这个极有可能会考上,陈毅轩就点头应道。

“行,媳妇儿,既然你们都想听,那我就说给你们听吧。”

“咱们读书之人,心里想着的应该都是自己在某朝一日考上状元,东华门唱名后,还胸前戴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游街。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吧?”

“我回顾了过去几十年读书的经历,有时候不得不说,活着辛苦,种田辛苦,读书也辛苦。就感觉这世上好像就没有一件容易的事儿!”

“我去县城考秀才,进了那考场之后我就发现,那个考试的地方,就搭了两块长一米宽半米的板子。一高一低的卡在墙上的凸起处。高的那个做桌板,低的那个当座位。连着考好几天,进去了之后就不准出来。我当时还带了你给我炒熟了的面粉,还有我在县城买了七八个烧饼。还有你给我准备的一羊皮袋的茶。”

“就这点东西,我硬是在考舍里,硬生生的挺了三天。屎尿都拉的少。晚上睡觉时,直接拆了座板,跟桌板齐平,蜷缩着睡在上头。”

陈毅轩一大家子的人听陈毅轩说起他当初考试经历,个个都心有震动。

觉得他真是不容易。

见他们听得津津有味,陈飞燕就又问了。

“孩儿他爹,我觉得读书的悟性也挺高的。要是再让你读几年,你说不定能给咱们考个举人回来呢!”

“像咱们县的赵县令,他就是举人出身!孩儿他爹,你要是考上举人,你以后肯定也能当官,到时候,我们就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日子绝对比现在要好。”

听到这话,新嫁进来没几天的孙大姑,她一双眼睛就瞪得大大的。心里对陈毅轩佩服的不行。

还是读书人有本事啊!

自己这公公要是早点考上举人,那自己还有自己娘家人,不也能早点跟着享福。

于是,她想了想,就突然开了口。

“婆婆,要是咱让公公早点去考,说不定公公跟这次一样,一下子就考上了呢!”

陈毅轩听到这话,他心里就有压力了。

考举人?

哪有那么简单?!

几年前,自己媳妇儿跟他讲过一本叫《儒林外史》的故事。

里头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范进中举那一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