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深涧迷雾不见底(1 / 1)

第二天一早阴天斌去了天津。下午冬文和婆婆、天霞在下沉庭院内的葡萄架下,喝茶聊天,胡圈屋里院内手脚不停地打扫着、擦洗着。看着忙碌的胡圈,冬文悄声问婆婆:“妈,咱和胡圈是啥亲戚呀?”

婆婆不紧不慢地喝了囗水,“啥亲戚呀?出五服了寡淡地很。只不过世代同住一个村,沾亲带故的知根知底。这个胡圈也是苦命人,父母去世早,兄弟姐妹不来往,从小就没人管。他十几岁就独闯社会了,全国各地那都去,什么样的苦活、脏活、累活、危险的活都干过。生有两个女儿,都远嫁外地很少联系。前几年回到村里,老婆患了重病,他四处借钱给老婆治疗,结果钱花了病也没有治好,人死了。”婆婆叹口气继续道:“老婆死后,讨债的人踏破了门槛,他不仅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一日三餐都喝着风吃。我看他着实可怜,就帮他还了外债。我想来到这里生活,天斌希松早出晚归还经常出差,这么大的别墅就咱三个老女人怎行?带胡圈来,他可以给咱们壮胆,同时家里的脏活、累脏也都干了。别看他58岁了,身体健康的很,而且勤快能干,啥活都会干!”说到这里婆婆停顿片刻,露出趾高气昂的神态。“带他来这里,过上了他梦里才有的锦衣玉食生活。”说完婆婆的嘴角扬起讥讽的冷笑。

看着婆婆的笑,冬文瞬间联想到不久前胡圈莫名其妙瘳人的笑,冬文一片茫然。

婆婆替胡圈归还了外债,带他来这里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本是一段美好佳话,理应和谐、和顺、和睦。可事实上天斌、天霞、希松三人,对胡圈极其冷淡,婆婆的热情也只限于伪装的表面。而胡圈看似对一家人恭恭敬敬,顺顺从从,背里地对阴家也是一腔埋怨。婆婆究竟为什么带胡圈来呢?

晚上睡觉时,冬文有点兴奋,因为又可以窥视窗外人了,老公不在家,这个人会不会来呢?

凌晨两点冬文翻身起床来到窗前,与以往相同用一只眼睛望外看。呀!是惊喜还是惊吓?午夜窗外人又站在南边院栅栏墙外,仍穿着捂实严密的白色防疫服,眼睛看向主卧的窗户。躲在窗帘后的冬文有点小激动,不知窗外人傻乎乎的站在那里有何用?二点半窗外人向西走去,冬文盯着背影看。走着走着此人竟然跳了一步,然后跑步消失在夜色里。他跳和跑的动作,证明不是阴天斌。不过也基本判定,老公不在家,窗外人才出现。明天老公回来再验证一下。

第二天晚上十点,阴天斌出差回到了家,风扑尘尘、旅途劳累的他早早地进入梦乡。凌晨两点冬文窗前偷偷地向外看,从两点到两点半,窗外人没有来。冬文走到床前,望着熟睡的老公,心里生出胆怯和不安。午夜窗外人掌握阴天斌的行踪如此精准,应该是身边不远的人。这个呆头呆脑午夜站在栅栏墙外的人是谁呢?他到底想干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