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蜂房遇袭(上)(2 / 2)

“汉娜,蜂房安保工作当值官员是谁?”人工智能的虚拟影像一直跟随着我。只要在网络信号能覆盖的地方,她就能为我提供服务。

很快汉娜答道:“布鲁诺少校,隶属城防军管辖,职位是蜂房警卫队长。”

我和伊希斯小跑着登上“守望黎明”号,直奔舰上的军情指挥室。禁卫们紧跟在我们身后登舰,雄壮有力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回荡在舰内的通道中。

“能接通此人吗?”我边走边问。

汉娜回答:“蜂房内部通讯完全中断,目前无法联络到警卫队长。”

“蜂房内部的监控设备还能工作吗?”

“很遗憾,也不能。”汉娜回答。

我对伊希斯说:“看到了吗?一旦到了紧要关头,我们的安保部队,通讯系统以及安防系统,竟没有一个女人可靠。”

“属下自当从中吸取教训。”伊希斯小心翼翼地回答。曼陀罗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全系伊希斯负责,此时我说这话自然对他也有敲打之意。

“营救组到哪里了?”我问伊希斯。

“营救组一行九人,其中战士七人,医护人员二人,已于五分钟前出发,抵达营救坐标点还需要十分钟左右。”伊希斯回答。

说话当口我们已经到了“守望黎明”号的军情指挥室内,这里配有最现代化的作战指挥系统,能够很方便地感知战场态势。目前城防军有数架无人侦察机已经抵达蜂房上空,正对各个入口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无人机传回中控屏的画面可以看到,巨大的蜂巢形的蜂房表面发出黄橙橙的荧光,它就像一个被压扁的橘子,与周围的建筑截然不同。此时蜂房表面有几处正冒出浓烟,看得出前不久那场战斗的痕迹。

“城防军的突击队到哪里了?”我又问。

“也在途中,抵达现场估计也要十分钟左右。”伊希斯回答。

“立刻起飞。”我命令道。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守望黎明”号拔地而起。这艘护卫舰经过特殊改造,表面涂成罕见的暗红色,布满了凹凸不平的定向能武器发射基座,在银灰色的金属世界里十分醒目。这些“瘤子”就象领主的权威,暗示这头深海怪兽森然不可侵犯的神圣。此刻怪兽正带着一群无人机穿梭在巨大的“藻群”中,呼啸着向蜂房进发。冰冷的金属森林很快被甩到身后,留下一幢幢巨大的暗影。

在“守望黎明”号的军情指挥室内,我坐在超大的中控屏面前,蹙眉盯着上面花花绿绿影像和数据。按照我的喜好,汉娜把各支作战部队的讯息以九宫格的模式投射在正前方的大屏幕上。其中城防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影像占据了第一排三组画面,城防军派遣的突击队,伊希斯派出接应艾莉的营救小组,以及无人侦察机航拍占据了第二排画面,九宫格影像最下面一排是预留给蜂房内部战场的,此时黑黢黢地空着。

此时城防军在蜂房附近的主力作战部队已经全面调动,摩托化快速反应部队,直升机部队,反重力运兵车,从附近各个街区朝蜂房方向集结,引擎的隆隆声震耳欲聋,不禁让人热血澎湃,各分队指战员在频道中不断交互协调,人声与吵杂的背景噪音在军情指挥室内此起彼伏。

屏幕时间显示为2:53分,从艾莉传讯开始计算,已经过去了12分钟,蜂房内部没有一个消息传出来,这很是蹊跷,而汉娜联络蜂房警卫队长布鲁诺也一直未果,未免令人有些担忧。

营救小组和特战队的画面一直显示在中控屏中,乳白色的内舱灯光和弧形的机舱壁表明战士们尚在运输机内。

蒂翡蜂房的建筑面积至少有两百多万平方米,但其运作是全信息化的,平常运作几乎不用人干预,只有百来名维护保养人员和后勤管理。这座蜂房内部构造复杂,警报一响,入侵者转瞬就能消失在这座浩大的迷宫中,这会大大增加我们的作战难度。

城防军直升机部队是最先抵达现场的,约么七,八架武装直升机,在蜂房穹顶上空。不远处数辆反重力运兵车正朝蜂房外侧的空地上投下空降部队。

“城防军直升机中队,第七摩步营已完成对蜂房的空中及地面围堵,地下路网围堵尚在进行中,等候进一步指令。”城防军司令麦孔壮硕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了,黝黑的皮肤,坚毅的面庞,让人感觉到一股血与火的气息。汉娜立即把画面切换到现场,摩步营分了数个小队,在蜂房地面各主要出入口布置了吉普车和陆战机甲,这玩意儿携带的加特林炮能够把成年大象打成筛子。

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我心下略感安慰。屏幕时间显示为2:56分。

作为核心枢纽部门,蒂翡蜂房承担着本市人口繁衍与生化奴制造的重任,其安全保卫等级与政府大楼或者外事厅这些机要部门一样高,其外部不仅有城防军定时巡逻,其内还专门配备了大约300人的警卫部队。除此以外,蜂房内设有一套由人工智能操控的自动防卫系统,能够使用蜂房内设的防卫武器和激光隔离网歼敌,也能锁止电梯或者启动分区隔离,能够有效消除或者隔离危险源。更何况,T-618所在的实验室还设有第三重防护:陶瓷重甲及紧急自毁装置。在这一系列装置面前,寻常手段根本难以突防。入侵者为什么能够突然闯入实验室内并抢走生化舱呢?

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更蹊跷的是:蜂房内的监控,安防和通讯系统全部失能,而且直到此刻,蜂房内部也没有一丝消息传出来,敌人是怎么做到的?难道这300人的警卫部队已经死光了不成?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遭遇的是一场非常专业的,有预谋的袭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内部人员的配合,谁能做到这般精准快速。

但愿T-618的生化舱还保持完好,我心中祈祷着。

“报告指挥中心,营救小组已抵达营救点上空,等候进一步指令。”是营救小组抵达了任务现场,其指挥官正在请示下一步行动。

“立即展开营救任务。”伊希斯命令道。

汉娜把营救小组的指挥官视角投射到大屏幕前的全息投影区。从全息投影区可以看到,营救艾莉的飞梭悬停在蜂房穹顶某处,其后舱盖已经打开,隆隆的引擎轰鸣震耳欲聋,机舱内大约七、八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正沿着绳索鱼贯而下,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根据汉娜标记的坐标点,该位置位于蜂房东北角一带。

在指挥官视角绿色的夜视仪画面中,战士们选择了一处薄弱点,搞了一次微型的定向爆破,蜂房穹顶哗啦啦碎了一地。战士们从穹顶洞口悬索而入,进入下方一个仓库内。现场有些混乱,一排排高大的货架,乱七八糟倒了一地,地上散落着各种货物,入口处倒着几具零星的尸体。看起来不久前应该经过了一场战斗。一些嘈杂的,类似于电磁干扰的声音不时在耳边滋滋作响。

仓库内此时没有人,战士们潜行搜索,暂时未见营救对象。

这座仓库离升级T-618的实验室不远,入侵者从这里撤离倒也合乎情理。如果……入侵者要逃,会选择什么路线呢?我暗自沉吟。

蜂房外天罗地网已经布下,如果我是对方的指挥官,绝对不会选择从空中或者地面突围。蒂翡蜂房有庞大的地下运输网络,轨道交通非常完善,从地下撤离非常利于隐蔽,只要转入地下交通网,逃生机会就会大得多。

进一步的推论是:入侵者身边带着生化舱,想要潜入地下,可通行的路线应是有限的,因为生化舱体积大,普通载客电梯无法承载。所以,入侵者只能选择走货运升降机,而且会尽量选择最短的路线。

“汉娜,授权你临时访问蝶计划资料。升级T-618的生化舱,有多高多重?”我向人工智能提问。

生化舱为直径1.5米,高2米的圆形储罐,容积为3.53立方米,重量为4.18吨。人工智能很快把数据推送到我的腕部终端。

这东西还真不轻!我一手托着下巴,一手在桌子上轻敲。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动作,似乎这样更有利于思考。一个疑问突然闪过我的脑海:入侵者直接抢人不是更简单?这些人要生化舱做什么?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升级尚未完成,直接从生化舱中取走T-618生化人恐怕会毁坏实验成果。既然如此,入侵者一定是了解升级内容的。想到这里我不禁心头又是一惊。他们到底对“蝶”计划了解多少?实验室的斐迪南主任已经死了,他手中的资料有没有被盗?

真糟心!一种无力感深深摄住我。我们就像一只大象,面对潜行在地下的老鼠,浑身有劲儿却使不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