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吴希心思173(2 / 2)

总之一句话,一风俗,方能成治功!

因此,仅就吴希个人而言,实在也是不打算多么为难这两人的。

但问题在于,这次的事情早已不是他个人与潞州的事了啊!

刺杀使者,从来都是对皇权的极大挑战,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能够容忍这等事情的发生。

所以他其实也一直在思索,想找一个能够比较完善的办法,尽量在保全郭、立二人的同时,也不至于损了官家那里作为帝王的威严。

只是一时间还想不到什么好办法罢了。

毕竟这件事的关节在于,郭、李二位本身都没有什么直接过错,但却都有逃不掉的领导责任要背负。

发生在本州的事情,长贰官能靠不知情来推卸责任吗?

甚至于“不知情”这三个字也是不能提的,否则不就成了尸位素餐之徒了吗?

你们没那个本事对本州事务知情,京中可有不少有这个本事的常参官们等着呢!

吴希一边应付着郭逵与之进行的文学交流,一边不住在心中思考着破局的办法。

郭逵说了半天,只觉得口干舌燥,自一旁拿起茶杯来作势要饮,这才注意到自家通判又向自己不断使着眼色。

这次他倒是当即领悟到了,赶忙转换了话题:“说起来,老夫与你师的交情俱在西北事上,可惜如今我来了河东,你师干脆去了南方,却都与西北之事没了干戈。”

吴希下意识脱口而出道:“或许下官将来要去西北的。”

郭逵听闻此言,眼睛当即一亮:“哦?冀之有意往西北去建立功业吗?”

吴希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是也不是,下官此前的确与人说过,要往西北去做一任官,不过原因却复杂一些。郭府君,下官本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自是说不出无意于功业之类的话的。但其实我想去西北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缘由。”

“却不知是什么?”郭逵追问了句。

“唉。”吴希长叹一声,“下官父母俱已仙游,正经的亲人只有一兄一妹了。我没正在东京,并不需要我去惦记什么。可我兄长却在之前失踪在了西北,听人说是陷落于蕃人之手了,我一直有心去找一找。”

其实吴希说的并非真心话,他想去西北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尽快积累功勋来抵资历,以求能够青云直上。

至于找自家兄长,他倒也有心替原主和小妹思思完成这么个愿望,但却是顺带为之的了。

不过对外人来说,却当然不能太过表露对功业的渴望,那样是很容易被人家瞧不起的,反倒是寻兄一事着实符合当世价值观,可以拉来做个缘由上的掩护。

吴希倒是始终觉得,自己前一个理由更加伟光正一些,毕竟自己越早爬到高位,才能越早持权柄而救万民,但这却是难以与他人说清楚的了。

“原来是这样。唉,若只是陷于蕃人之手,冀之却是不必太过忧虑的,彼辈一向惧我王师征伐,断不敢乱杀我中国之民。”

对于这句话,吴希却是不置可否。

换做是汉唐时,蛮夷自然是畏惧中原王师如虎的,毕竟高悬在北阙楼兰、大宛王头颅便是明证。

但换了皇宋嘛,这句话的分量就得重新估计了。

“这样吧,老夫在西北倒是也有不少旧部,回头老夫写几封信与你,你差人照着名单送过去,让他们帮着你找找便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