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路遇老丈134(2 / 2)

乡野众人,给予对方粮食其实好过直接给钱,毕竟他们很少有外出交换的机会,南方可能还好一些,但这里毕竟是宋国紧北边的河东路。

那老丈接过水囊来,大口灌下了些水,这才定了定心神:“小哥,你们这是作甚的?咋的这么多人手,还个个跨着钢刀。”

老丈明显的晋地口音一出,倒是让吴希一时间觉得大为亲切。

在语言演变史上,晋语可以算得上是北方地区保留中古音最好的了。

因为地形的天然保护和行政区划的长期稳定,这里的人们在此后千年间受北方族群,尤其是阿尔泰语系语言影响最小。

因此,吴希此时听到这位老丈的口音,竟是意外地发现与后世山西人说话相当接近。

“老丈,我们是从汴京来的,这一番是为了给太原城管事的那位送信,因此人手比较多,也才带了这许多钢刀。”

吴希现场编了个瞎话,倒还是能够糊弄此地小农一下的。

“那是替谁送信么,这大排场。”老丈接着问道。

吴希只得接着答道:“是天子,就是当今的皇帝。”

这老丈听了这话却是明显一惊:“你说你是给圣人送信地?”

民间对皇帝的称呼本也五花八门,加之河东路距离洛阳较近,因此这老丈倒还是用唐人惯用的称呼来代指皇帝。

吴希郑重点头道:“没错,就是替圣人来送信的。”

那老丈思索了片刻,却又有些不信道:“你这娃,倒是惯会说胡话,你有啥凭证没么。”

吴希一时间倒有些哭笑不得,暗叹这老丈怎么这么多问题,这又有什么好信或不信的呢?

不过他转念一想,却是猜测这老丈说不得是有求于他,或者说有求于官家的使者,否则其人大可不必这般纠缠。

华夏百姓的性子,不就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基调吗?

想到这里,吴希倒也不敢怠慢,当即着人去拿门下省正经签发的,自己出任河东察访判官的制敕。

不过当这份文书拿到这老丈眼前时,对方端详了半天,却知道:“后生,我不识字的么,你这个大印倒是像样子。”

吴希不由为之绝倒,不认字还端详半天做什么呢?

他无奈将目光投向一旁的种建中,似乎是在询问对方有没有什么这老丈能认识的凭证。

种建中略作思考,却道:“冀之,你那件官袍老丈大概是认得的。”

那老丈忙不迭点头:“对么,那个袍子我能认得,县君和府君的,我都见过么。”

吴希恍然,连忙让韩三去自己行李中翻找官袍,不多时便将之取了回来。

他将之接到手中,一抖落便将之散开,面对着那老丈展示了起来。

却不料想,这老丈见了这件官袍之后,伸手便要来摸,却又在半空中将手缩回,继而大礼参拜于地。

“请贵人开开恩,救一救老汉我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