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已至河东133(1 / 2)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是吴希离京后的第十天,三天前他与曾孝宽、赵子畿在泽州分别,一往西奔绛州,一往北去潞州。

此时吴希身边就只有二十来人跟随了,倒真是个个挎着钢刀、负着弓箭,与杜甫诗里描绘的场景相比,只差相送的父母妻子了。

在与曾孝宽分别之后,吴希便将身上显眼的绯袍、银鱼袋撤下,转而换上了他平日所穿的素白文士服。

而相对应的,包括种建中在内的数十名禁军护卫,也都被他要求换下了明盔亮甲。

虽说他也劝官家治政当以光明正大为理念,不必去行什么暗访之事,但那不过是朝堂之上说些场面话而已,真要说察访地方最有效的方式,还得是明察的同时结合暗访一起。

因此,那一身太过惹眼的袍子,以及承平年代在非边州地区并不常见的甲胄,自然都只能沦落到被封存在车载货箱中的地步。

跨坐在正经从左骐骥院牵出的骏马之上,吴希仔细来读手中的几封信件。

这些都是韩三刚刚自汴京中带过来的。

当日吴希临时受到官家的宅院赏赐,自然来不及主持完行礼搬迁等等事宜,毕竟即便是皇家出面也不可能立马找到合适的宅院。

因此他便将韩三暂时留在了怀远驿,一直等到将行礼、随从,当然还有小吴思都安置好了之后,韩三才赶紧追了过来。

“三哥,李四郎心中还说让我给你带好呢。”

韩三驾驭着马匹,落后于自家郎君马后一个身位,此时自然将吴希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承蒙李家小郎君关怀了。”

吴希笑了笑,便也没再多说什么。

他其实挺喜欢韩三这一点的,其人原是李四郎家的仆从,但自从跟了自己之后,便始终将分寸拿捏得极为清楚,也是再没将自己当作李家人过。

从苏轼的信件中,吴希得知了自家老师的近况,由于前次多少受到了他所上《维新策》的连累,苏轼本来是被夺了俸禄的。

但不久之后,官家便又借着其他理由,为苏轼加倍补偿回来了,甚至还在借着杭州牢狱皆空的名义,赐予了对方减少一年磨勘的奖赏。

宋代的牢狱并不是后世意义上的监狱,而是犯罪人在没有被勘察定罪之前的关押地点,倒是有点类似于看守所。

而牢狱皆空,是能够显示出地方刑罚官员的勤奋和能力的。

至于所谓的“磨勘”,则是指官员升迁的时间限制。

按制度来说,身为京朝官的苏轼,需要满三年才能进行一次磨勘改官,但皇帝特旨减少其人一年磨勘,也就意味着他能够更早升官了。

对此,吴希当然是十分高兴的,毕竟苏轼对自己实在是没得说。

若是其人能够早日熬完地方官的资历,早日返回朝廷,自己在朝堂中便又多了个靠山和援手。

而郭迎所写的信里,则大多是些女子思念的肉麻之语,此处倒是不需细表了。

至于王绍和李如两人的信件中,则是分别说明了自己将要参与发解试,若是一切顺利那么三人也许能够再会于汴京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