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苏辙子由122(1 / 2)

此后数日,吴希仍在欧阳府盘桓未去,身处在一片悲痛戚哀之中。

这个时代的葬礼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像欧阳修这等高官,一切丧葬事物都养等待朝廷的旨意,方能缓缓而行。

虽说欧阳修临终遗言不请谥、不竖碑,但这个请求是否能够得到准许,还要看官家的意思,而官家大概率也不会允许的。

到第三天,正任陈州教授的苏辙终于赶到,其人一进门,不待与欧阳家兄弟说上几句话,便径直来到欧阳修棺椁之前扶棺痛哭流涕起来。

不同于之前的李评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苏辙的悲伤则是实打实的。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的确是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欧阳修的照拂、举荐。

良久,眼见着欧阳家两兄弟同样被勾起了伤痛之意,一时间竟然没有去管苏辙。

于是,最终还是吴希走上前去,勉力将苏辙搀扶了起来。

“子由叔父,斯人已逝,我辈当尽力收敛哀伤、自己多多保重啊。”

苏辙鼻涕一把泪一把,接过吴希递来的帕子胡乱擦了擦,这才稍稍平复了悲痛欲绝的心情。

而欧阳家兄弟此时才终于回过神,也是纷纷出言来劝,苏辙半晌才终于喘匀了气息。

其人先是向欧阳家兄弟致以了哀悼之意,复又回头来看身侧搀扶他的吴希。

“可是冀之吗?”

吴希恭敬来答:“是,钱塘吴希见过子由叔父。”

由于伸手搀扶着对方,吴希自然无法施为全礼,只是微微低头以示礼貌而已。

苏辙伸手拍了拍吴希的手:“好,好,我兄长得了个好弟子,你在此也算是为我兄长给老师尽孝了。”

苏辙复又多问了几句,这才终于搞清了欧阳修骤然逝去的始终,一时间也是叹息不已。

“上次我来颍州看望老师,正与冀之脚前脚后来到。当时老师身体虽说已露衰败之势,我却终究是没想到病情会发展得如此之快......”

一边说着,其人悲哀之意又显,吴希等人只好又是劝慰片刻。

没多一会,大概也是想着人家儿子心中更加悲伤不堪,竟还要勉力来劝自己,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于是苏辙终于渐渐稳定了心态。

欧阳棐复又劝道:“子由远来辛苦,不如暂避偏厅歇息片刻,此后数日间还有得忙碌。”

苏辙既然自陈州远来,自然是要协助欧阳家为欧阳修发丧的,此后的事情也的确是少不了他来奔忙。

加上自己在这悲哭不已,难免也会影响主家的心情,于是他也就从善如流,答应了下来。

吴希见此,也便自己搀扶着对方离开了设为灵堂的正厅,思来想去还是将对方扶到了欧阳修生前所用的书房。

毕竟欧阳府规制偏狭,除了正厅之外,也就是此处比较适合接待客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