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崇文校书100(1 / 2)

赵浅予只说让吴希先去接见使者,沈月却是当即提出了不同意见。

“浅予姐,不如我们同去看看如何?我还没见过使者宣制命官呢。”

赵浅予见对方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于是也就当即欣然同意下来。

几人只命仆从等在这里,免得店家以为自己等人要吃白食,便急匆匆离了酒楼,跟着吴希往怀远驿赶去。

远远的,吴希便望见一队仪仗排开在怀远驿门口,为首者正是他此前见过两面的章惇。

吴希勉力挤过围观看热闹的人群,扬声问候道:“子厚叔父,数日间少有问候,想来叔父应是无恙?”

章惇笑着答道:“无恙,无恙。冀之,你可来了,速速去换朝服,好来厅堂承接圣谕。”

“唯。”吴希答应一声,赶忙回到自己房间,匆匆脱下素白文士服,换上青衣朝服,复又急匆匆赶到怀远驿厅堂之上。

怀远驿也是正经的朝廷所属产业,虽然陈旧了些,但该有的规制还是有的,起码一个用来宣制的明亮厅堂总归不缺。

“钱塘吴希听制。”章惇扬声发令。

吴希连忙郑重下拜,口称:“臣吴希恭闻圣意。”

周遭人等并门外向内观瞧的士民人等,见到此状纷纷按照吴希的样子下拜。

从这份政治觉悟来看,只能说不愧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的百姓了。

“敕:王者之行,庆也奖能......某前释褐,又试紫薇,皆报中格,文辞优佳。故从其奖拔之命,升诸秘籍之司。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吴希可承务郎,并落试字,加崇文院校书。”

吴希心中振奋,面上终是不显,只是冷静再拜:“臣吴希谨奉圣谕,欣逢圣朝,感激涕零。”

由不得他不感激涕零。

今天,其人算是做了自己父亲吴津,一生都没有做到的成就——成为一名京官。

别看秘书省校书郎只是最低级的京官,但京官就是与选人有天壤之别。

宋代的京官与选人分别极大,所受管理部门都不相同,选人归属流内铨,京官则归属审官院。

选人需要严格按照资序升迁,一任三年或两年成资后才能迁转。

而京官想升官则更简单一些,不仅皇帝时不时就会加恩减少京官的磨勘年限,而且对于京官来说,磨勘所升的本官其实没多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差遣高低。

总之,成为了京官,便是平步青云的第一步已经成了。

而且他此次得到的差遣可也不低,这崇文院校书是熙宁二年新设置的,就是为了他这种资浅而有才能的人准备的,是正正经经的清贵官职。

不仅时常有一些威风且容易获利的出使任务,而且对许多国家大政都有着不小的发言权。

而在担任崇文院校书两年之后,更是能够参加试馆职,从此成为皇帝的亲随词臣。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便在之前获得过这一职务,并在后来青云直上。

总之这一次,吴希当真算是出人头地了。

章惇笑呵呵地上前扶起吴希,勉励道:“冀之可要倍加努力,早日超越我们这些愚鲁之辈啊。”

吴希赶忙答道:“下官岂敢,但愿亦步亦趋,为官家效力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