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完成召试98(2 / 2)

所以当吴希出现在舍人院不久之后,诸位朱紫大员们便也纷纷来到了。

众人没有耽搁,便当即在舍人院正厅各自就位,只待中使来到便可以开始这次考试了。

吴希端坐在厅内当中位置,不由感到有些百无聊赖,毕竟今天这种场合,考官们互相之间还能打趣聊天,却是没人能来理会他几句了。

好在也没等多久,官家派来的中使便到了场,同时带来的还有官家为吴希所出的试题。

其实说是官家所出,大多也都是吴希面前的这几位考官所拟定,只不过需要这样一个形式,来捋顺天子和吴希之间的门生关系罢了。

总之一句话,天下士人要进仕途,便须皆是天子门生。

随着曾布作为此间主持,宣布考试开始之后,自有吏员将题目宣读数遍,第一场的大经考试便开始了。

依据吴希的个人选择,他所参加的大经考试自然是《诗》,考试题目却有些乏善可陈了,总归不过是问对某条经典的理解罢了。

吴希刷刷点点,半个时辰的时间便答完了五道题目。

不过这还不算完,参加这样的经学考试,不光需要他能够将想法写在纸面上,还需要他当着几位考官的面讲解出来。

这称作“说书”,也是今天为什么要有多位考官在场的原因。

经义考试顺利通过之后,便来到了史论写作的部分,这也算是吴希的拿手好菜了。

史论的题目是要求吴希,阐述自己对于历代财政制度的看法。

吴希自是引述尧、舜、禹以至于三代、汉唐的各种史实,夹杂以儒家经典原文,洋洋洒洒写下了千余字。

而后将之誊抄清楚,便也就此结束了史论部分的考试。

最后,时务策的考试则是要求吴希,提出自己关于基层乡里制度和吏役制度的设计。

吴希心知这是要自己对保甲法提出改进意见,毕竟所谓的乡里制度,不就是保甲法施行的范畴吗?

而吏役制度,结合前文来看,不正是要自己去说各级保长的选任吗?

总之吴希恨不得呐喊一声,这个我熟!

于是,吴希开篇明义,指出先行保甲法的不足,以及其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而后,便结合着明清时期的乡里制度,取其能用于当世,去其不适应当世社会结构者,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见解,甚至还超纲地提出了许多与之相配套的乡里发展路径。

写完这篇近三千字的时务策,吴希不由长长出了一口气,而后便又忙不迭将之誊抄一遍,郑重交上。

到此为止,吴希的这一次舍人院召试之行,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时间也来到了黄昏时刻。

曾布与诸位考官将他的试卷收好,便示意他可以回去等候阅卷结果了。

吴希也不耽搁,当即告辞离去。

迎着夕阳,其人远去的背影落在诸位考官的眼中,显得那般光辉熠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