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书籍流行46(1 / 2)

四月初二,阴雨连绵。

吴希来到这方世界足足过去了一个月,其人自然也是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的慢节奏生活。

早起的他哄着小吴思吃过早饭,便独自一人出了门,左顾右盼地穿行于杭州城的大街小巷。

这也算是他观察并适应这个世界的一种例行方式了。

说实话,即使过去了这么久的时间,他还是没有搞懂这次时空旅行的原理。

脑海中分明没有原主前十几年经历的记忆,却拥有着包括语言、估算时间、辨别方向,乃至于行礼动作和对城市格局的了解等一系列生活技能。

也不知这些被算作是身体的本能而得以保留,还是《文道》在冥冥之中向其提供的便利。

不过他倒是不常去想这些问题,以致于意识到这些状况时已有些后知后觉。

毕竟,灵魂和肉体的奇妙联结,在后世那个科学盛行的时代都难以完全解释清楚,他也并不想试图去解开这个谜团。

手撑着油纸伞,他不由回想起那个叫做沈月的女孩,这个谜一般的女子也不知是否平安回到了父亲身边。

说起来,其人离开之前甚至都没有再来与他道个别。

甩了甩脑袋,将这些纷繁复杂的想法尽数抛之脑后,他缓步走进了一家茶馆。

这家茶馆并不算大,不过端坐中央台子上面侃侃而谈的说书人,才是吸引吴希走进来的理由。

招呼店里的伙计端来一杯龙井,奉上一盘瓜果点心,吴希便慵懒地坐在椅子上,听起了那说书人口中的故事。

故事是最时兴的三国题材,此时已然讲到了火烧赤壁借东风的回目,观众们大多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

不过,擅长把握人心的说书人,又怎么可能让这些主顾一次性听个过瘾呢?

果然,正说到铁索连环的战船之上,顷刻间燃起了熊熊大火,说书人将手中折扇敲落在桌面之上,便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请听下回分解。”

不过正在兴头上的观众们自然是不乐意的,纷纷叫嚷起哄起来,都说要说书人继续他的表演。

最后,一位明显富贵打扮的公子哥出面,豪掷千钱要求说书人继续讲下去,这才让那说书人止住了下台的脚步。

“呦,小郎君您抬爱了,谢您赏。不过这《三国》啊,鄙人今日实在讲不下去,我还得回去翻翻书做做功课。这样,明天我还到这来,伺候您听下一段,您看行吗?”

这说书的明显在那里耍着滑头,反正吴希是不相信对方真的会捧着一本三国演义,认真地研究其中情节。

若是这厮真的这样说书,那谁还要听他讲,自己买一本三国不好吗?

不过吴希却也没有拆穿人家的意思,毕竟都是混口饭吃罢了。

那公子哥却不乐意了:“就算明天你来,少爷我还不一定愿意来呢。我不管,总之你今天必须让我听满意了。”

说书人无奈,要是继续说吧,坏了行规和名声;不说吧,这位公子哥的钱还真馋人。

良久,他终于恭敬答了一声:“小郎君,要不这样如何,近日有一部新书问世,讲的乃是唐三藏西天求经的故事,这一路上降妖除魔精彩极了,您尝尝这口?”

公子哥自然也是知道所谓西游的故事,也知道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部新编的西游,据说文笔极好、情节连贯。听了说书人这样说,他顿时起了兴致。

“好,那你就说这西游,说好了,少爷我这还有赏钱。”

“得,那诸位静听,我这志智诚成,再伺候小郎君和您众位一段《西游记》。”说书人面向屋内众人团团拱手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