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出生天(2 / 2)

他一路逃奔至凤凰山下,其实早已力竭,怀中传来的阵阵温热渐渐减弱,似乎即将不能支撑他摇摇欲坠的身躯。

直到遥遥望见数人随从、身穿官服的苏轼,虽然不知道那具体是谁,却也是精神一松之下扑倒于地。

见此,苏轼周遭随从纷纷摆出一副警戒姿态,他却摆摆手,示意不必紧张。

“我想杭州城内,尚不会有人要行刺我苏轼的。且去查看一下,那像是一个学生,我似乎曾见过他。”

“唯。”两人应了一声,便结对走上前去。

苏轼眼见着两个随从将之搀扶回来,其中一人上前禀告道:“州判,确实像个学生,只是不知为什么弄得浑身是伤,且似有感染风寒之症,浑身滚烫。”

“州判,此事恐有蹊跷,我刚刚远远望见这小郎君似乎为人一路追来,刚刚望见我们这才退去。此事......要不要着钱塘县办理?“

苏轼上前一步查看了一下:“不必,我既奉职掌此城刑狱,此事便不能不管。将此子扶进去,再去请郎中来,务必医治好他。”

“唯。”

“州判,您看这书,似乎是这位小郎君随身携带的。”

“哦?《吴子文集》,这书名取的倒是傲气。”

......

繁华城市,旷野乡村,吴希久久沉浸于自己的梦境中。

这场梦里,他学业有成,继而家庭美满、事业顺利。他教导的学生一个个开宗立派,他自己也成为学界一方巨擘。

他似乎走马灯一般走完一生,又似乎用一生的时间完成了一场梦。

天边月儿高挂,吴希终于悠悠醒转,勉强支撑着身体坐在床边,他也不免深深感叹。

“往事难追,前途未卜啊。”

说着,吴希缓缓起身,发觉自己感冒的症状已经基本缓解,几处外伤也得到了基本的处理。

他所身处的房间不大,一侧摆放着书桌,正点燃着一支蜡烛,加之窗外轻轻洒落的月光,倒也不显得昏暗。

我是被谁救下了?吴希心中不无疑问。只记得当时自己越来越疲惫,以至于最后意识都渐渐迷离。

好在遥遥望见远处一座宅院外,恰好有一位身着绯色常服、头戴翅帽的官员带着随从到了门口,张嘴刚想大声呼救却因为气息一乱便扑倒于地,进而丧失意识。

想必就是那位官员救下了自己——吴希可不认为被身后泼皮追上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对了,那时我强撑身体继续逃命时,感到怀中传来阵阵温热,是那本书的功劳吗?”

如是想着,吴希赶紧伸手去拿,却发觉自己早已换了一套干净衣物,那本书自然也未带在身上。

一时间,吴希五味杂陈,虽说似乎是这本书导致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但它毕竟带着自己脱离险境,似乎还挺有用?

只是不知是奔跑中丢了还是被救下自己的人拿走了,所幸那本书原本是宋版制式,倒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

吴希踱步来到桌案前,略显颓然的坐下,观瞧着天边明月,想念着恐怕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眼见得桌案上摆放的文房四宝,他心中一动,刷刷点点写下了两行小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啊!”吴希低声感叹。

“好,好一个‘人生如逆旅’,想不到杭州城内,竟有如此文人才子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