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受不了这个反差(1 / 2)

  这三种都有特定的消费人群,又属于快销型日化。

  确定思路,夏小芹就去银行咨询抵押贷款的事儿。

  这边夏小芹还没和银行谈好呢,那边郑谢两家就收到消息了。

  但郑谢两家没有插手询问,只是让夏小芹的贷款更顺利了一些。

  一套还未入住的中型四合院,让夏小芹从银行贷出来了10万块钱。

  三杉桂子拿出2万块钱,俩人凑了12万,厂子总算脱离小作坊的范畴了。

  因为规模小,秦一鸿给的地只能用三分之一,秦一鸿不开心了:“我给你注资,你把场面铺大点儿!”

  三杉桂子冷漠的拒绝:“我们可以。”

  “注资都不要?”

  三杉桂子沉吟两秒:“不要。”

  “那我也开个日化厂,生产洗头膏和保湿霜,你怕不怕?”

  三杉桂子用看神经病的眼神剐刀秦一鸿。

  夏小芹灵机一动,忽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鸿哥,有兴趣收购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日化厂吗?到手就能赚钱的那种。”

  秦一鸿立即收起玩笑的表情,认真地问:“合资收购?”

  “合资收购,我出10万,三杉小姐出2万在带技术入股,余下的您出!”

  “好啊,收购哪个厂?我让厉舟去谈价。”

  夏小芹想让秦一鸿收购的,是桂香日用化工厂。

  夏小芹第一次去羊城进货时遇见了苏香娣,与苏香娣熟悉后,得知了她下海经商的原因。

  桂香牌在扬州受到了无底线的商业攻击,被竞争对手桂春牌挤兑的必须扩展到省外找生机。

  那时夏小芹还没有资格对一个老牌工厂指手画脚,但现在不一样了呀!

  夏小芹掌握着让日化厂起死回生的配方!

  祛疤膏的配方,是夏小芹和三杉桂子熬了多少夜讨论出来的。

  经过一个月的使用后,三位祛疤膏的试用者都反馈出了良好的效果。

  桂春牌想在短时间内仿制出效果一模一样的几乎不可能,只要他们不能瞬间仿制出来,夏小芹就有信心让祛疤膏在行业里站稳。

  保湿霜和洗发膏的配方不难破解,夏小芹让它们走的是亲民路线,准备用这两个产品,加快提高人们对桂香牌的熟悉程度。

  桂香牌有专业的生产线和工人,品牌也有小小的知名度。

  夏小芹一开始没想到收购桂香牌,是她的思维钻了牛角尖,思维重新开阔后,夏小芹觉得收购一个成熟工厂才是最省力的方式。

  三杉桂子觉得夏小芹的提议可行,她问:“扬州在哪儿?离京城远吗?”

  这倒是把夏小芹问住了。

  京城到扬州的火车得坐11个小时,来回太不方便了!

  夏小芹不可能每个月都跑到扬州去,祛疤膏的配方又不能公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