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人人有责的事(1 / 2)

  马上就要见项家的阖家老小,项长生的心情是负一百分的差,项云海知道他的脾气,这才哄着他说,给他缓解缓解心情。

  第二天,果然是个雨天。

  清晨六点就开始下暴雨,一直到下午一点雨势才转为中雨。

  这个年代高速还没有普及,从商都到安县有好几段坑坑巴巴的泥巴路,夏小芹估摸着今天来采访的人可能不会来了。

  但孙校长不这么想,他极度挽留夏小芹继续在学校等。

  夏小芹想了想说:“让我哥在这儿等吧,我哥的故事更励志!”

  “不能明天再去淮县吗?”孙校长惋惜的问。

  “王教授说采访的人今天下午就会到淮县,我需要先过去对一下采访稿。孙校长,这次采访关乎着我能不能找到我的亲人,对我来说特别特别的重要!请您理解!”

  “好好,我理解。你去淮县吧,省台的人来了我让他们采访你哥。”

  “谢谢孙校长!”

  因为雨大,去淮县的小巴车上只坐了俩人,司机又等了1个小时,确定拉不着客后,就坐地起价,每个人涨了1块钱,收了钱才出发。

  淮县的雨下的更大,尽管夏小芹撑着伞,还是被潲雨打湿了衣裳。

  招待所里,王教授正在和国家总台的记者沟通采访内容,知道夏小芹来了,赶紧让魏冬心去接待。

  魏冬心给夏小芹开了一间房,让她把湿掉的衣服换下,还给她沏了一杯红糖水。

  “你淋了雨,赶紧喝口热水,别再病了!”

  第184章 人人有责的事

  国家总台的采访团队专业素质极高,暴雨也无法阻拦他们的脚步,说是下午到,一定是下午。

  这次的主要采访目标有4个,分别是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队领队王教授、重要成员魏冬心以及推动这场文物保护战的夏小芹。

  王教授的采访稿对完,就轮到夏小芹了。

  负责采访的记者叫吴华,年纪约莫30岁,短发齐肩、白衣黑裤,模样十分干练。

  “小芹同学你好,这是我们准备的采访稿,你先看一遍,有问题就提出来。”

  采访稿只有一页,列有六个提纲,夏小芹很快就看了一遍,里面不仅提及了沈舒的事情,还特意说了夏小芹是高考理科状元的事情。

  吴华把夏小芹的诧异看在眼中,她微笑着说:“我们昨天在商都,见证了公布高考成绩。”

  夏小芹了然的点头。

  吴华又问:“省台说要采访省状元,你们见过了吗?”

  “我出发时他们还没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