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事了拂衣去32(2 / 2)

下一站便是泾州

泾州。枕陇山跨泾渭,拥崆峒望西岭,东出子午,南俯关中,西通河西,北控萧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魏立朝之始,这里便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交通枢纽。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古道边上,黄成文用苍老的声音吟诵着这首诗,又缓缓说了起来。

“小茶你看,那边就是诗中所云的崆峒山了,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如天设之门户,龙盘虎踞,形势险要……”

小茶把手放在眼眶上,往天际张望了一会,奇道:“好大的山啊!崆峒山?好奇怪的名字呀?”

黄成文道:“相传崆峒山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地,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据说也曾在这里修炼讲道,有“道家第一山“之称,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山名取自道家空空洞洞、清净自然之意。总之这地势你知道就好,刚才这首诗你记下来了吗?”

小茶脆生生地应道:“记下来了,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楚离无聊,便打马跟上闲聊:“黄夫子却是博学多才,竟然通晓多处典故。”

黄成文讪讪一笑:“哪里当得起楚郎君夸赞,小老儿文不成武不就,只是多羡慕仙人之说,一辈子都用来搜寻这些仙家洞天福地的传闻,是以,对名山大川多有了解罢了,比不得郎君文武双全,前途广大。”

等孙女背了诗,黄成文又说道:“传说轩辕黄帝于圆丘祭天之后,返回宫室,静坐冥想,思绪万千,顿生寻仙求道之意。听人讲广成子有道,遂四处寻访,得知他正在崆峒山上修炼,特地赶去拜望求教。广成子乐意而细致地为黄帝剖析“至道“,又讲述天人合一之道。黄帝在崆峒山深得广成子之道,勤加修炼,悟道日深,后乘龙升天而去。”

楚离闻言心下一顿,急急问道:“那此处可称问道之处?”

黄成文愣了一下:“崆峒山此处确实可称黄帝问道之处!楚郎君可有疑虑?”

楚离神色恍然了一下,轻笑道:“未知此处可有关于白鹤的传闻?”

黄成文捋了捋胡须,面带微笑说道:“仙人驾鹤,这自然是有的。”

楚离哈哈一笑:“黄夫子可否详细说说!”

黄成文正色说道:“这还是我从一位方士的手札中得闻,此处有个仙鹤洞,最富传奇色彩。相传洞里有玄鹤,本是广成子座前的仙童,因与龙宫玉女产生恋情,广成子一怒之下,将其变为鹤打人石洞。据石碑记载,玄鹤“顶红而羽白,惟两翼与胫则黑“,有点像丹顶鹤。据说数千年以来,玄鹤仅在洞外出现过三次。还有人说,玄鹤出洞,广成子就要回崆峒山收徒了。”

说道此处,黄成文目露憧憬的神色,悠悠然道:“也不知要多大福分,才能得此仙缘!”

楚离哈哈大笑:“问道之地,玄鹤归处!原来如此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