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佛论兴亡(1 / 2)

灵昭寺

甘州第一大佛寺,坐落于州府城南接天山龙首峰。因为大!此峰就像是用刀削出来的一样,山体异常险峻,山顶却如平地。

峰顶上灵昭寺的有七大殿,广厦十数座,寮房无算,占地超百亩,有近千僧壮聚居于此。山下周围更是有近五千僧佃户围居于此,要知道,整个西凉府户籍还不到三万户。

七大殿每一座都是两层,端的是磅礴雄伟,气势宏恢,木质的屋檐上悬挂着琉璃瓦,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巍峨的佛塔矗立在寺院中心,佛塔周围,是一片广阔的院落,铺满了细腻的黄土,如同一个与尘世隔绝的净土。

寺院内部的佛堂,宽敞而明亮。高大的佛像庄严地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佛堂的墙壁上悬挂着金色的经幡,随着微风飘动,发出阵阵佛音。在佛堂两侧的侧殿中,摆放着精美的佛像和香炉,香炉中燃烧着檀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墙壁上悬挂着绚丽多彩的佛画,描绘着佛陀事迹。

灵昭寺僧首释玄上师端坐于西首大殿之上,他头顶高大的僧帽,身着袈裟,手持念珠,面色慈祥,气质如同一位智慧的学者,此时刚刚诵经完毕,周身源润平和。

下方俯坐的是堂主法正大和尚,法正沉声询问释玄上师:“上师,贫僧还是不知,何至于闭门锁寺,驱离信众,如此怎么彰显我佛法慈悲之意?”

释玄上师平和一笑:“法正,本座给你讲几个故事吧!或者你能明白其中之意。”

“魏太武帝叱李垣立国之初,其时“世族门阀”势大,太武帝开始尊称佛门,大力推行佛法,此为平衡之道,短短三十余载,我佛教无县不有寺庙,僧众如林,僧田无计,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而后太宗帝七次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辩论儒释道三教,僧、道两教屡上书相互驳斥,纷纭不息。次年,太武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门、道士,亲讲《礼记》,欲以儒术治天下。斥佛教不净,下诏禁佛道二教:经像悉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予王公。其他奉因此祀崇拜,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

法正大和尚叩首:“南无阿弥陀佛,此为中土传教以来,首次佛难,弟子岂能不知。”

释玄上师漠然一瞥接着道:“沙门兴盛,需广大信众供奉,我佛教山门多处于名山大川,或人丁旺盛大城,非如此无以彰显佛法广大,普度众生之意。禁佛后,北方寺像几乎灭绝,僧众多逃奔。”

“而道教自认清修,道观多建于崇山峻岭或人烟不多之处,虽已大为势弱,但却无伤根基,太宗帝死后,惠帝、景帝先后继位,佛法又兴。”

“六十年前,文帝即位之初,循例事佛,但更重视儒学。我教再次兴盛,而因寺僧日多,天师教耿修上书请删寺减僧,此论深合帝心。设置通道观,选佛、道名士120人,普着衣冠,为“通道观学士”,并置官吏统管。而今所有寺首,皆受朝廷管辖。”

“肃帝会昌五年始议禁佛,诏僧人、道人大集京师,斥佛教不净,下诏禁佛教:”

“一时间,大魏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毁寺四万,强令三百万僧、尼还俗”

法正伏地:“我佛慈悲,佛法衰微,会昌法难,致我教二次蒙难”

“而今我佛教又有大庙数千,小庙数万,僧众数百万,僧田数千万顷,可广厦千间,福财千万又如何?可躲得过这大魏朝堂一言雷霆万钧,一语破山伐庙?”

这正是帝王心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大魏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士族门阀的存在,偏利共生却又尾大不掉。为防止强枝弱本,只能予以制衡。

如何制衡?自是抢占土地和民众。如何与士族门阀抢占土地和民众?

答案是宗教。礼尊佛教,大兴佛寺,免租、免税、免役。

如果佛教不去兼并土地,那兼并土地的就是士族门阀。

如果佛教不去收拢、约束百姓,那聚拢民众的还是门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