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之巅_分节阅读_第335节(1 / 2)

  王秋玲长松了一口气,有些激动的说道:“五姑,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

  王青芸微微一笑,称赞道:“不错,比我厉害多了,不过你要继续努力,我看你绘制第三十七枚、第五十六枚符文的时候,有些不顺畅,差一点炼制失败。”

  “知道了,五姑,我会努力的。”

  王秋玲笑着答应下来,将一张空白符纸摆到身前,符笔沾了沾丹砂,提笔落下。

  某间密室,王秋鑫盘坐在蒲团上,身前有一团巨大的赤色火球,王长焕在一旁指点。

  王秋鑫目前是筑基三层,他是二阶下品炼器师兼二阶下品制傀师,王青箐教他炼制傀儡兽,王长焕教他炼制法器。

  王长焕如今有一百四十岁了,筑基五层,他比王青山还早晋入筑基期,不过他半路改修《天焱宝典》,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否则早就晋入筑基六层了。

  王青奇、王青芸和王长焕都没什么斗法经验,属于技艺人才,他们现在除了修炼,也会抽时间教导家族后辈,一个家族是靠的一代代人传承下去,若是断了传承,家族衰败只是时间问题。

  过了一会儿,王秋鑫法决一收,火焰散去,一把金灿灿的锤子出现在他们面前。

  锤子灵光流转不停,隐约有灵纹浮现。

  “终于成功了,中品法器金堽锤。”

  王秋鑫面露喜色,笑着说道。

  他比较喜欢那些重量型的法器,比如锤子、砖头、印章之类的法器。

  “不错,不过你炼器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吃东西,容易分心。”

  王长焕指着地上散落的十几颗枣核,语重心长的教导道。

  王长星去世的时候,叮嘱王长焕好好照顾王秋鑫,王长星和王青泽父子两代人积攒下的功德点,王秋鑫稍微努力一下,就积攒到兑换筑基丹的功德点,顺利筑基。

  他和王长玥一样,都喜欢美食,不过王长玥怎么吃都不胖,而王秋鑫从小就是胖子,小的时候经常去王青志的住处蹭饭,筑基期已经辟谷,不过他还是美食不离手。

  王秋鑫讪讪一笑,道:“八叔公,吃点东西,有助于集中精神。”

  王长焕叹了一口气,道:“说了你多少次了,你还是老样子,算了,随你吧!只要不耽误炼器就行,叔公老了,家族以后靠你们年轻一辈了,你现在能够炼制出中品法器了,不过不要骄傲,要更加努力,也不要耽误修炼,明白么?”

  “孙儿谨记八叔公教诲。”

  王秋鑫点点头,诚恳的说道。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回去休息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八叔公,我送你。”

第534章 太一仙门的征调令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红叶岭,王长生盘坐在蒲团上,满脸笑意。

  在他身前,漂浮着一把蓝色小伞,伞面上有一个流星坠地的图案,霞光流转,灵气惊人,法宝雏形流月伞。

  流月伞是水属性的法宝雏形,若是能炼入灵性之物,打入地煞禁制,就是法宝了,炼制山海珠的材料,王长生一件也没有动用。

  他收起流月伞,向地下室走去。

  叶霖坐在一堆白纸之中,正在推演阵法。

  地下室的传送阵突然亮起一阵白光,现出王长玥的身影,她的神色有些紧张。

  “哥,太一仙门的执法使派人过来了,说是要征调一批筑基期的族人。”

  王长生皱了皱眉头,太一仙门居然要抽调一批筑基修士,怎么不抽调结丹修士?

  他不敢怠慢,跟王长玥传送回青莲山庄,在迎客厅见到了太一仙门的执法使。

  太一仙门的执法使叫宋德林,结丹六层,和他随行的还有李青山。

  “宋道友,徐子华徐道友近来可好?”

  宋德林有些诧异,问道:“王道友认识徐师兄?”

  王长生微微一笑,道:“我族叔王明仁拜在徐道友门下,我的外甥女苏冰冰也拜在太一仙门。”

  他这是点明自己的背景,希望宋德林多加照顾王家族人。

  宋德林讶然一笑,道:“原来如此,王道友放心,筑基修士主要是对付低阶妖兽,平时都呆在据点里,我奉柳师叔之命,征调你们王家十名筑基修士。”

  魏国位于大后方,抽调的结丹修士不多,抽调部分结丹修士,抽调筑基修士是为了对付那些低阶妖兽。

  十五位元婴期的妖族,率领百万妖兽攻击人族,人族死伤惨重,最麻烦的是那些数量庞大的低阶妖兽,几十只低阶妖兽倒没什么,数百上千只低阶妖兽一起释放法术,结丹修士也不敢硬接。

  妖族蓄谋已久,灭杀了两名元婴修士,不过元婴期的妖族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目前结丹修士是主要战力。

  结丹期的半妖驱使低阶妖兽攻击人族,人族的结丹修士率领筑基修士反击,影响最大的是靠近前线的国家,七大仙门从前线国家抽调了大量的修仙者,跟妖族厮杀。

  魏国要派出两名结丹,一百五十名筑基,这只是前期,若是战事不利,会继续征调人手。

  黄圣宫和御灵门各派出一位结丹修士和十名筑基,剩下的筑基修士从其他势力手上征调,王长生的修为太低,目前还不需要征调他上前线。

  “怎么要十名这么多?我们王家总共也没有多少名筑基修士,要不多派一些炼气期修士前往吧!”

  王长生皱着眉头说道,太一仙门不征调他上前线,这是好事,不过征调十名筑基期的族人上前线,这也太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