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_分节阅读_第255节(2 / 2)

  在他缓过一口气之后,难得不要脸地抱起了暖暖一起‘对抗’他爹。

  蒋一波也是被自家一大一小两个儿子直愣愣地看着,原本想要继续教训大儿子的话也说不出口了,想要带苏凉去好好吃一顿补一补,可是苏凉这几天又在比赛期间,饮食上有国家队新到的营养师专门做了规划,哪怕是体能过度消耗了也不能随便乱吃。

  于是最后蒋一波只能憋着一口气,把自家这不省心的大儿子给一路念念叨叨地带回了家,一直到今天,看着自家老大,还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被自家老爹瞪了一眼之后,苏凉干咳了下,没再多说什么。

  他爹则看了褚睿和他师兄一眼之后,道:“下午你们的第一场半决赛不太好打,但是我希望你们可以顶住压力,拿下这一组的全部晋级名额。”

  别看蒋一波平时对上暖暖半点儿胜算都没有,实际上在作为教练身份对选手进行训练和提出各项指令时,蒋一波虽说年纪轻轻,但已经很有威严。

  他口中说的下午的第一场半决赛不太好打,主要是因为华国队的3名选手全员晋级半决赛了。

  500米的半决赛一共分为两个半决赛组,每组仅4名选手,一共8名选手争夺最终的4个决赛晋级资格。

  其中沐远笙和褚睿在上午的签选过程中,都抽中了下午的半决赛第一组分组。

  也就是说,第一组的比赛中,仅华国队的选手就占据了其中一半。

  另外的两名选手倒也是他们的老熟人,分别是俄罗斯的丹尼尔·巴普洛夫和南韩的李在亨。

  而蒋一波对沐远笙和褚睿说出的‘希望’,意思就是在稍后的半决赛第一组比赛中,直接碾压另外两名对手,把半决赛第一组的晋级资格,全部拿到手中!

  褚睿和沐远笙没有对这个看起来像是完全不合理的‘希望’提出反驳,而是一同道了一声‘好’。

  “至于你……”

  蒋一波看了一眼自家的老大——他今天为了不让苏凉继续抱着暖暖兄弟俩一起卖萌对抗他,特地在来后场休息室前将小家伙交代给了秦教练夫妇。

  不过就算如此,在瞪了自家老大一眼之后,蒋一波还是教训不出什么话来。

  边上的裴景看到他这模样都要笑了,接过蒋一波的话茬儿,对苏凉道:“半决赛我们对你的要求,保三争二就好。”

  这意思,只要苏凉在4名选手中,不要拿个倒数第一回来就行。

  其实这样也没毛病,这次冬运管理中心给国家队下的任务指标是,500米决赛,华国队至少有一名选手晋级到决赛。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褚睿和沐远笙两人,至少保稳其中一个人晋级决赛是没问题的,如果他们两人都能够晋级到决赛,对于华国队来说就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至于苏凉目前的情况,进不进决赛倒还真的没太大关系。

  毕竟苏凉前一天在1500米的比赛中所做出的贡献就已经足够多,对于国家队和冬运管理中心甚至包括体总方面早就已经记住苏凉这么个名字了。

  这也就是这回的世界杯京市分站赛还没结束,等比赛结束了,冬运管理中心、体总还有京市体育局、国家队、京市队甚至苏凉当前户口所在的区估计都得排着队给他发点奖金顺便开个表彰会啥的。

  这倒不是说鼓励选手划水,而是在针对有潜力有天赋的选手的时候,哪怕是为了项目长远的发展,你也不能太早给选手带去太大的压力。

  要是小小年纪身体符合过大,最后反而影响了未来的成绩发展,那才叫亏大了。

  总之,短道速滑国家队目前在林国斌的带领下,是坚决贯彻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以及对选手的赛事任务安排,用他老人家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大力启用新人,但是别揠苗助长,把所有的责任都压到选手的身上。

  反正今天蒋一波他们来后场休息室之前,林国斌也特地找他们认真地聊了一波,就是这么个主旨。

  主打的就是一个让苏凉‘放轻松’。

  苏凉:……

  蒋一波在看到苏凉略微有些愣怔的模样之后,‘恶狠狠’地伸手屈指给了他一个爆栗:“干嘛?觉得你爹我是那种揠苗助长的人吗?”

  苏凉下意识地回了句‘不是’。

  只不过虽然距离他穿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时间,他以为穿越前的很多记忆的印记已经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影响了,但是在他曾经的记忆里,华国队其实是另外一种压力更大的模式。

  在当初的时间节点上,华国队因为在与南韩的练习邀请赛上惨败,对华国的短道速滑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林国斌引咎辞职,冬运管理中心方面指派了一名新的教练作为华国国家队的主教练。

  曾经林国斌在职时所做下的很多决定,都因为他引咎辞职前练习赛上的惨败,以及南韩后续所开的记者会等一系列造成严重舆论影响的事情,被彻底推翻。

  那之后华国队的整体指导思想严重收缩,教练组中经验主义盛行,因为在1500米距离上的惨败,认为华国队不适合1500米这个单项,转而将适合中长距离的选手也转到500米这个短距离的单项上增强训练。

  华国队的500米这个单项确实越来越强,但是1500米甚至1000米这两个单项上的人才匮乏程度又或者说全能型的选手人才匮乏,一度到了‘无人可用’的程度。

  矫枉过正之后,又是在国际赛事上因为1500米和1000米的人才欠缺,所以将出成绩的机会更多地压在了500米这个单项上。

  也因此给500米距离的选手带去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比赛压力。

  褚睿和沐远笙作为那个时期的500米顶尖选手,在国家队内几乎每一场比赛都压力如山。

  但或许也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褚睿在那个时空的世界杯京市站比赛中发挥失常,甚至连半决赛都没能成功晋级。

  这件事也让褚睿心中向着长距离发展的可能性彻底破灭,更提早了褚睿的退役时间。

  包括后续同样在京市举办的世青赛,华国队的成绩也十分惨淡,让华国的短道速滑队状态一度跌到了谷底。

  当然,后来短道速滑国家队中的一部分教练,如他爹还有李云龙等,带着一些年轻的选手扛了下来,重新稳住了国家队的成绩,但是也同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例如孙睿翔的满身伤病就是那时候落下的,包括他师兄后来的车祸事件,他没有听他爹具体讲述得太细,但是或许也和比赛压力或是赛程安排上的一些问题有关。

  哪怕后来国家队的风气在他爹走马上任总教练之后渐渐有所缓和,但是队内还是有部分教练坚定地延续了经验主义,对于外教和对于1500米距离这个单项有着较为严重的抗拒心态。

  那一个时空,华国队的1500米这个单项的再次飞升,同样是源自于苏凉的出现。

  谁也没有想到那个从花滑项目跨项目转项而来的选手,居然能够在南韩近乎垄断的环境里,硬是从南韩的队伍里撕下了1500米的这一块肥肉。

  而苏凉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近乎独立支撑的姿态,在撑着华国男子1500米的招牌——直到他爹突然病倒,让他离开了赛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