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_分节阅读_第174节(2 / 2)

  说起来,苏凉在国内的这些冰迷群体之中虽然有着冰上即兴战术大师之类的称号,但绝大多数的冰迷们还是习惯管他叫苏凉,又或者是小苏、小凉这样的昵称,实在是苏凉崛起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冰迷们对苏凉的绝大多数印象都还停留在他只是一个短道速滑项目新人的概念里。

  结果今天这样一看,人家海外冰迷都已经先要给苏凉把大魔王这样的称号给盖章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们说苏凉在一会儿的男子一千米决赛中,真的还能再拿下一个金牌吗?这要是真的的话,那可是一人独揽三金啊,在过去的世青赛里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吧?】

  【不好说,苏凉今天的状态确实有些古怪,我看海外的论坛上都在讨论苏凉究竟是不是在保存实力,又或者是不是在演戏。】

  实在是连续两天,苏凉的虚虚实实已经给海外的这些冰迷,当然更重要的是给海外的那一些短道速滑选手们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当然在进入到决赛阶段,其他国家的参赛选手几乎全部出局的情况下,海外的那些选手对于苏凉也就没有什么好再继续恐惧的了,现在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所有的冰迷共同讨论的最热话题都是同样的一个问题——最后的一枚男子单项金牌究竟会花落谁家?短道速滑世界青年锦标赛,究竟是否会在今天创造一个全新的历史,由同一个选手包揽三枚单项金牌。

  ***

  在所有人热切的期待之中,时间1分1秒过去,赛场上的女子一千米决赛也率先开赛,决出了最终的奖牌得主,冰面上,唯一一个来自华国队的刘雨晴在最后的时刻成功以第3名的成绩顺利的冲过了终点线,为华国的女队拿下了一枚女子一千米距离单项的铜牌也为他个人赢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枚世青赛奖牌。

  国内体育频道的直播解说间内,在女子组的一千米决赛的最终成绩出来之后,廖雨薇和林方正也对刘雨晴送上了真诚的祝贺。

  “刘雨晴这个选手可以说是本赛季以来,国内短道速滑女子选手之中横空杀出的一匹最让人惊艳的黑马了。”

  “是的。”廖雨薇真诚的点头,然后笑道:“要知道在世青赛之前,刘雨晴并未被选入国青队之中,是一位在省队训练的选手,包括我们向刘雨晴的教练曾经了解过,在本赛季之前刘雨晴的表现虽然勤奋并且努力,但始终没有能找到在冰面上和对手竞争的窍门。”

  “但是在本赛季之中,刘雨晴就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在个人实力和竞技表现上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从这三天的世青赛赛事表现上,也可以看到刘雨晴在个人表现上的出色,她是本次世青赛华国女子队伍之中唯一一个在三个单项中都成功晋级决赛,并且摘走了两枚奖牌的华国队女子队员。”

  “虽然已经说过许多次,但还是要说,在本次世青赛中,刘雨晴和苏凉两人确实是男女两对选手之中最为亮眼的存在了。”

  说话之间,廖雨薇和林方正非常自然而然的将话题转移到了苏凉的身上。

  “现在女子组的三个单项已经全部结束,在女子组的一千米距离单项颁奖仪式结束之后,男子一千米的决赛就要开始了,而我想,稍后的男子一千米决赛绝对是一场牵动无数冰迷的心的比赛了。”

  “是的。”林方正笑着道:“毕竟,我想现在应该有许多冰迷都跟我们有着同样的一个疑问——史无前例的世青赛三金王在今天是否有可能实现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期待稍后男子一千米决赛的到来吧!”

第160章

  现场的男子一千米决赛备赛区中,苏凉正坐在备赛区的座椅上靠着后边的墙闭目养神。

  在他身旁的沐远笙和赵子墨都知道苏凉在这两天的体能消耗有多大,因此两人都没有打扰他的休息,唯有坐在苏凉对面的崔昌熙看着闭目养神中的苏凉,若有所思。

  事实上已经到了决赛阶段,苏凉的体能状态究竟如何,已经没有太大隐瞒的必要了,经过连续一整天的赛程下来,包括沐远笙赵子墨以及崔昌熙,所有选手到了这个阶段体能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4人之中,在体能上有所优势的反而是赵子墨,因为他所参与的赛事场次较少体能的消耗自然也相对较少。

  其次就是南韩的崔昌熙,虽然崔昌熙所参与的赛事场次和苏凉相同,但南韩的训练体系对选手的体能和耐力有着极为严酷的要求,能够在南韩的青年体系之中站到金字塔顶尖位置上的崔昌熙,在身体的体能储备和速度耐力上,都有着其过人之处。

  四人之中,反而是苏凉和沐远笙这师兄弟两人在体能上有所欠缺。

  沐远笙是因为他主攻的方向仍旧还是500米短距离,在连续两天的500米和一千米赛程之后,沐远笙的体能消耗也越严重,但对比苏凉的情况,沐远笙其实也要好得多。

  苏凉安静的坐在座椅上闭着眼,尽力的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让自己能够更加的放松,更好的恢复。

  此时此刻,全世界无数的冰迷都在关心着这场世青赛最终的结果,期待着苏凉是否能够开创历史的拿下有史以来第1个世青赛男子单项三金王。

  事实上苏凉自己也在期待着,这是他穿越之前也并没能拿下的成就。

  穿越之前,苏凉直到16岁才彻底从花滑转项目到短道速滑,虽然都是冰上项目,但是花滑和短道速滑之间的差距是极其巨大的,即便苏凉有他爹亲自指导,又有着极强的短道速滑天赋,但是基础和技巧性的训练却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必须打牢的基础。

  而冰面上的战术执行敏锐度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最初真正登上赛场时,苏凉也曾经有过其他选手一样的彷徨时期,比赛之中生怕自己有任何的一点落后,仿佛自己落后之后就永远没有向前超越的机会了。

  从青涩走向战术上的成熟,从打牢自己的技术基础到有了和真正的职业选手一战的实力,这中间花费了苏凉整整两年的时间。

  对于普通的短道速滑选手和其他教练而言,苏凉的这个成长速度已经足够让他们惊诧,包括他19岁那一年首次代表华国队参加世青赛时,也同样拿下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但那一次的成绩还是不如苏凉此刻的成绩耀眼。

  单项三金王啊……

  这是一个多少短道速滑青年选手只敢在梦中渴望的成绩?

  而这个成绩现在距离他已经只剩一步之遥。

  苏凉深吸了一口气,他能够感受得到自己此刻的体能状态确实无法和最佳的时刻相比较,但是在幸运女神的眷顾下,今天的比赛之中,他确实没有过多消耗体能的时刻。

  ……他可以!

  即便确实有一些勉强,但是苏凉能够感受得到自己此刻身体之中沸腾的渴望和热情。

  胜利,他想要赢得这一场比赛的胜利!

  满满的胜负欲在他的身体之中翻涌搅动,即便他正在闭目养神,但是心中的这股对于胜利的渴望却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而越发的沸腾了起来。

  就算他的身体状态有些勉强、就算他的体能是在场4人之中最差的一个,但是苏凉相信他绝对不是没有希望拿下这枚胜利的奖牌的。

  在闭着眼休息的时间里,苏凉的头脑正快速地转动着。

  他需要尽可能周密的对这场比赛有所预估和评判。

  事实上,作为本场男子一千米决赛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华国队参赛队员之一,在有希望以华国队队员的身份拿下有史以来第1个世青赛男子单项三金王的情况下,如果苏凉提出需要沐远笙和赵子墨的帮助,那么作为队友,赵子墨和沐远笙一定会在比赛之中全力为苏凉保驾护航。

  但苏凉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在代表着国家荣誉的竞技体育赛事之中,他们三人当然首先要尽可能的保证华国队的成绩在决赛之中处于领先,但在此之外,没有谁必须为了谁保驾护航放弃自己的成绩这个说法。

  他确实想要赢得这个男子单项三金王的荣耀称号,但如果这个荣耀的称号是源自他人的退让,那么这个荣誉也必将因此蒙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