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_分节阅读_第41节(1 / 2)

  不过这个推广暂时没有行动。

  倒是裴景对于自身的苏凉主管教练身份,危机感又更重了——看吧,自己带的选手,不仅在短道速滑上有上进心,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想法。

  就苏凉这样的脑子,以后文化课的内容学习得更多了,甚至研究其短道速滑的理论来了,他这个教练难道要在苏凉提问时无法给出准确、科学的回答吗?

  抱着这样的恐怖想法,裴景当即下定决心——不行,自己当前的知识储备量还不够,必须要回去之后找找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短道速滑理论分析文章,回头再跟研究中心那里的专家多套套近乎,跟他们也多学习一些先进的理论知识!

  为了做一个苏凉合格的主管教练,裴景这算是被自己带的选手给‘卷’起来了。

  国家队方面对于苏凉的要求也有些意外,不过选手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有野心,这件事他们还是要支持的,总有人说运动员文化水平不行,但这背后有着运动员每天辛苦训练、为了比赛牺牲良多的背景在。

  如今苏凉如果能够像他所说的,权衡好日常学习生活与训练生活之间的平衡度的话,那么国家队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了!

  就这样,通过国家队的关系,苏凉的学籍很快挂到了京市二十二中这所学校里,在京市的学校里,二十二中算是个排名中等的学校,近几年来,二十二中在打造学校的体育特色,不像是正规体校那样,但也鼓励学校内的学生进行一些专业训练。

  国家队和京市队都和二十二中有合作,会在二十二中稍微挑一些苗子,有助理教练帮忙进行一些专业的训练。

  正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在,苏凉的学籍挂靠还算顺利,不过在入学之前,苏凉还是亲自到二十二中参加了一次入学测考,让二十二中的老师对苏凉的文化课水平有了基础的了解。

  “哇,所以老大你的入学考试,成绩是多少啊?”

  短道速滑队试训队这里的选手们,这段时间早已经知道苏凉居然将学籍挂在了一个普通学校,这可是他们这些人里面的唯一一个。

  前段时间,苏凉就连训练间隙也会拿着辅导教材看一看,就是为了进行入学测考的备考。

  现在苏凉考完试了,孙睿翔终于没忍住八卦了起来。

  苏凉看了孙睿翔一眼,简单地答道:“还行。”

  相较于苏凉的低调,国家队短道速滑教练组办公室里的教练们,今天已经从蒋一波的口中夸了无数遍他的大儿子苏凉了。

  “哎呀,老裴,你看看苏凉这成绩,学霸!”蒋一波在拿到苏凉的成绩单之后,就已经嘚瑟了一天了,就像这成绩不是苏凉考出来的,而是他考出来的一样。

  裴景没好气地瞪他:“行了行了,又不是你教出来的。”

  裴·苏凉主管教练·学霸之师·景,在看到苏凉的成绩之后,只觉得自己肩上的压力和担子又更重了。

  而就在蒋一波还在教练组里乐呵呵地嘚瑟他大儿子时,隔壁花滑队的总教练梁华生也一脸喜滋滋的拿着份材料到了短道速滑队的办公室里。

  “诶,蒋教练。”梁华生看着蒋一波,当即笑着把手里的材料递了过去:“之前我们花滑队给苏凉申请的特别顾问和特殊津贴都批过了,材料你拿着,回头我们会把特殊津贴统一打到苏凉在国家队开的账户里哈。”

  看到梁华生这喜滋滋的模样,短道速滑队的教练们终于想了起来,这段时间苏凉还兼着花滑队那里的滑行教练呢。

  于是有人就问:“这段时间,苏凉给你们带滑行的效果怎么样?”

  梁华生当即就笑了。

  怎么样?

  要是效果不好的话,他为什么会这么一脸喜滋滋的呢?

第39章

  从一开始起了邀请苏凉做这么个滑行顾问的念头起,梁华生的想法和信心都是相当笃定的——那就是,不论请的滑行顾问是谁,国家队的这个滑行训练,都必须得搞、好好地搞!

  只是想归这么想,梁华生起初也并没有觉得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得到效果反馈。

  但这事情就是这么离奇。

  从苏凉这个滑行顾问上岗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时间不到,梁华生他是天天盯着国家队的滑行训练,每天都在看着,于是感觉不是太明显,但就这两天,有京队的教练来国家队里问点事,顺便就跟着看了眼国家队选手们的训练内容。

  “诶?梁指导,刘洲、梁若愚这些选手,这段时间滑行能力的进步不小啊?”

  也是梁华生听到京队教练的这么一句称赞,这才察觉自己是每天在选手们身边待得多了,这才错过了对选手滑行能力进步幅度的准确判断。

  等到京队教练走了后,梁华生直接找了姚若愚和刘洲了两人,问他们对于近来的训练,有没有感觉到实力提升的部分?

  姚若愚知道梁指导问的是什么,其实他自己也已经从这段时间的训练中已经感受到了好的一面。

  “我感觉自己在冰上的滑行更稳了,在冰上滑行的时候,对于滑行的控制也更轻松了。”

  非得要更准确点说的话,姚若愚觉得,自己对于在冰面上的滑行,和对于自己和冰面之间的关系,更加信任了。

  过去在滑行的过程中,他对于自身的控制似乎没有现在这样的‘如臂使指’,特别是在接续步的滑行过程中,按照ISU的花滑评分标准,单人滑的接续步如果想要得到好的定级,整个滑行过程中,影响到躯干核心部分平衡的肢体动作则必不可少——过去他在做这些会破坏他平衡的肢体动作时,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状态,但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训练之后,姚若愚明显觉得,自己在练习这些特殊动作时,状态放松了许多!

  身体状态的放松并不是说松弛无力,而是能够在更加自如的状态下,有余裕去关注自己的肢体表现美感以及合乐等问题。

  这几天,他的主管教练也夸他,他在一些步法动作的学习上接受能力提升了不少。

  姚若愚回去思考过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切应该是因为在不知不觉间,他的滑行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同样的问题,刘洲也给出了一样的回答。

  总而言之,在每天正式训练之前的20分钟滑行训练,对于花滑队的选手们确实是有了不少的帮助。

  梁华生他自己也有观察过,最初苏凉带着花滑队的选手们做滑行练习时,苏凉的压步快到跟跑似的,花滑队里总会有几个人跟不上苏凉的节奏,于是在苏凉带着花滑队里所有队员训练时,整个场面就显得有那么一些凌乱。

  这段时间的训练中,像是这样混乱的场景已经在逐步减少了,选手们已经一点点地跟上了苏凉的滑行节奏。

  现在再看姚若愚和刘洲这两个具体的例子,梁华生已经心满意足了。

  ***

  国家队里,一方面,苏凉的名气已经越来越大,不仅是短道速滑队这里,花滑队的队员们因为从滑行训练中得到了切实的收获,对苏凉也佩服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