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且将新火试新茶(2 / 2)

2010年10月20日,利率上调至3.25%,但仅仅只维持到了12月25日;

2010年12月26日,利率再次上调至3.55%,这次维持的时间仅有一个月出头;

2011年2月9日,利率就第三次上调至3.90%,还是没能维持过2个月;

2011年4月6日,利率四连升达到了4.15%,这次倒是坚持了3个月;

2011年7月7日,利率五连升达到了目前的水平,4.40%。

差不多接近上次利率高点了。

市净率市盈率就要麻烦一些了。每天都有一组市净率和市盈率的收盘数据。余声试了试好像网上没有人专门提供各个股票每天的市净率市盈率记录,得一天一天自己去软件上查。

这可就是个苦力活儿了。余声天然地就想偷懒,思来想去,反正也只是试试看,他决定就挑几个关键的日子算一下。

兴业银行是余声最重仓的一只股票,因为许解说国际上银行监管的巴塞尔协议对于好银行的标准,有一条就是ROE要达到12%,而兴业银行最近好几年的ROE都在24%以上,所以不仅2009年初的时候就买了点,去年底股价回调下来的时候,又补了一点。

目前一共3000股,市值4万差一点,中间分红了4次,目前大概浮盈10%。

兴业银行上市后的最高点2007年10月29日,一年后的10月27日就跌到了谷底;2009年的7月31日是反弹的高点,好事多磨,8月31日就回调到了反弹后的低点;2009年11月17日继续回升至接近反弹高点的位置,2010年9月29日又一次考验持股的毅力;2011年4月7日虽然有所起色,但此后一直到2011年12月15日,又是跌得惨不忍睹;刚刚过去的2012年5月8日,则算是又一次反弹的高点了。

余声一直也很纳闷,盈利这么好的上市银行,买得也不算贵,为什么挣点钱这么难呢?虽然买的时候也没指望大赚特赚,但这也确实离预期有一点点距离。按照余声的观点,公司ROE24%,即便考虑价格的波动,坚持拿上几年,差不多每年也该挣个20%左右才合理吧。

死马当活马医,那就用那个公式算算看吧。

2007年10月29日,兴业银行的市盈率是49.53倍,市净率是9.07倍,当日央行公布的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4.68%,市净率市盈率利率乘起来再开平方,是4.58。

2008年10月27日,兴业银行的市盈率是4.89倍,市净率是1.34,当日央行公布的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4.41%,市净率市盈率利率乘起来再开平方,是0.54。

就这样一个个算过去:

2009年7月31日,兴业银行的SQRT(PB*PE*r)是1.50;

2009年8月31日,兴业银行的SQRT(PB*PE*r)是0.96;

2009年11月17日,兴业银行的SQRT(PB*PE*r)是1.37;

2010年9月29日,兴业银行的SQRT(PB*PE*r)是0.62;

2011年4月7日,兴业银行的SQRT(PB*PE*r)是0.89;

2011年12月15日,兴业银行的SQRT(PB*PE*r)是0.54;

2012年5月8日,兴业银行的SQRT(PB*PE*r)是0.55。

算完之后,余声顺手又在numbers里画了一个高低起伏的折线图。

眯上眼睛看了半天,余声小声嘀咕:

“这玩意儿是个择时的辅助线?”

2007年以后,几乎所有的低点,算出来的数据都是在0.6左右;与此同时,有三次的高点值都是在1.0左右的位置。

例外则有两个:

一个是2007年10月29日,兴业银行的历史高点,算出来的数据能够达到4.58。这一处余声觉得可以理解,毕竟兴业银行2007年2月份才上市嘛!创造那个高点的时候人家还是刚上市半年的次新股呢,高点就高点,能够理解。

另一个是2009年的8月31日,兴业银行股价的阶段性低点,算出来的数据是0.96,比2011年4月7日的小高点0.89还高一些。不过对照上证综指,余声觉得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因为2009年8月的时候上证综指确实也只是个假摔,并没有回调很多。

但这无疑是个事后诸葛亮式的见解。知名学府法学学士所具备的严密的逻辑思维最终帮助了余声。

“尽管每轮低点不一定是0.6左右,但至少0.6左右可以视为每轮调整的低点位置;尽管1.0左右的位置不一定是最高点,但1.0左右确实可以考虑回避了。”这么说的话,SQRT(PB*PE*r)似乎真的能够帮助到择时。

余声对于这组反复斟酌的结论还是比较满意的,能够完美解析过去五年来的行情。2009年的建仓可能稍有点不太适宜,但2011年底的加仓确实是正确的。于是他决定把这段字斟句酌的结论认真地抄写下来,以供对照。

抄完之后,再看看手中的兴业银行,截至周五收盘才0.56,余声很有种继续加仓抄底的冲动。

还是再看看吧,毕竟还有其他几个票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