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你会请刚揍你的人吃饭吗(1 / 2)

张大鹏再回到临沂的时候不再去秦楼,直接住进了郡守府,每天让一个县令来汇报工作。一边看周穆之前汇总好的本县信息一边听这个县令的汇报,也不发表意见,让一众县令摸不清头脑。

就这样听了半个月的汇报张大鹏再一次奔赴各县,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轻车简从,而是带上所有军队和仪仗,一路疾行直达最远的嬴县,只留下五百禁军驻扎县城,其他禁军则以百人队为单位深入各乡村。

按照张大鹏的要求每个百人队里必须有识字者,召集全村百姓逐条讲解《齐郡亭甲临时制度》。

一方面是给动荡的齐地立规矩,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朝堂之上有人使绊子就起个临时之名,人家都是梦想照进现实,到他这就只能让秦朝百姓尝尝现实的甜蜜。

临时亭甲制度规定每10户立一牌、每10牌立1甲、每10甲立1亭,其首者分别称为牌长、甲长、亭长,每亭有千户。

亭甲开展人口登记,负责稽查户籍、记录个人行踪,因此,每户的大门上贴挂印信纸牌,上有姓名、男丁人数等内容。每月月尾,各亭长须向县令呈递保证书,担保其邻里平安无事。

同时规定牌中一户有谋逆而不告发一牌皆斩,甲中有一牌皆反而无告发者一甲皆斩,亭中有一甲谋逆而无人告发者,一亭皆斩。

各成员相互监视邻里中的犯罪行为,如有异常行为向亭甲长举报,亭甲长得知便向县令详细报告信息。

针对现在的乱民情况张大鹏也给出特别优惠,每县自公布之日起允半月之期乱民各回各家,不予追究,半月之期一过仍为乱民者视为谋逆,山中野民同享此待遇,并保证为野民划分土地重设亭甲,不与齐民混同。

张大鹏看着眼前的县令忙的像骡子一样心里感慨,要不要让他们再补录一下台帐?要不然都对不起他们这份努力。

周穆来到耳边悄悄说:“:少主,县内有异动,不少村民陆续进城入大户家躲避编甲。”

“随他们去吧,今日起封城,城内百姓所需物资运至城门,让我们的人转运,城内许进不许出。还有,今日起城内开展编甲,不管这些百姓从哪来,只要住在这个府上就栽他头上,跟大户人家说清楚,这些人的所有作为他们都要负责,别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若有被赶出来的农户你带到大营,等我去看看。”

“诺。”周穆领命而出,带着士卒和县尉逐个坊编甲。

一晃十日已过,赢县亭甲制度已经完成,牌长、甲长、亭长均由村民选出,除了必须识字这一个硬性条件外张大鹏对这些官职的选拔完全不插手。城内搜出逃户近千,也都被压在大营。

张大鹏站在城外军营的大台上问下面的农户“为何要逃?我来此地一不加税二不抽丁,只为编户齐民,尔等为何要跑?”

下面的村民都不敢说话,只是一个劲的下跪高喊“大人饶命。”

“无缘由逃避编甲就是想做乱民或者有乱民在家对吧,那就都斩了吧,也不算冤。”说完就要走,下面的哭声更大了。

终于有挺不住的百姓说“大人,冤枉啊,城内张老爷来信让我全家去他府邸务工。”“大人,李老爷说府上农户生病,让我去顶替啊。”。。。

在一片吵杂声中张大鹏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才对嘛,不把这些农户弄进府邸,那以后城外养的乱民混不下去了要回来如何顶替空额。

这些百姓自己走后就会被人用各种各样的名义赶回家,从此成为没有户口的逃奴。而大户人家们养的乱民混不下去的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用这些人的身份生活。

“都闭嘴!周穆,一户一户的问,是谁家让他们来的,蒙典,去问县令要一亭之地,问好后送过去。”张大鹏揉了揉脑袋,走回帐内睡觉。

这一夜赢县里外无人能眠,县令县丞县尉和一大群氏族家长在一起。“反了吧!这个蒙毅心思太过狠毒,若按照他的亭甲制度施行,日后我们都变成暴秦顺民了,不管他们出台什么政策我们都要乖乖听话。”

“怎么反?蒙毅领大军在此,你敢让你养的那些人攻城还是围攻他的大营?”

“我们可以请他赴宴,于宴中设刀斧手伏杀他!再以犒军为名送去毒酒。将这六千秦军击杀我们则可以光复齐地!”一个浑身裹在黑袍里的人说道。

“这位君子是谁?还需藏头漏尾?”县丞不满的说。

一旁的县令则答道“此位大人乃我齐地贵人,为光复齐地特来指点我等,尔等听大人吩咐便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