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迎接28(1 / 2)

冬日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县城城楼的牌匾上,将牌匾上用小篆雕刻的“直路县”三个大字照耀得熠熠生辉。

据说这三个字是当年秦国丞相李斯亲自题写的,也是是为了纪念当年的秦直道而专门修建的城邑。

张汤是打心底特别羡慕李斯,他羡慕的是李斯由一个小小的门客变成秦国的相国,金印紫绶,掌丞天下之事,助理天子万机,辅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可谓是青史留名,彪炳千古!

权力的欲望在这个年轻人心里涌动起来。是啊!一句青史留名,彪炳千古是他现在最大的梦想。

此时的张汤和县尉等众人站在城楼上巡视城防,因为他们接到北地郡里的指令,今日有边军来直路县驻防。

张汤大清早就将县衙里的官吏都叫到这里,顺便带着他们巡视城防,以便接下来双方交涉的时候能够有所准备,以至于不失了礼数,让对方觉得不受重视。

冬季的早上,北风呼啸,站在城上尤其能够感受到寒风的刺骨。

这个季节人们为了取暖将城内外以及不远处的山坡都砍伐得光秃秃的。

就这样年复一年,方圆十几里外可谓是寸草不留,一旦刮风,就会沙尘漫天,遮天蔽日。

张汤是不喜欢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他打算开春之后号召百姓们种植树木,并且禁止随意砍伐。

这些木材成材后再分批砍伐,分批栽种,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经济,而且万一有战事,这些成材的树木也可以用来加固城防。

而今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迎接朝廷抽调鸡鹿寨边军前来直路县驻防。

作为名义上直路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他要亲自来迎接这支军队。有了这支军队的驻防,他就可以加大对边境走私犯的打击力度,同时也可以对当地吏治进行一次彻底整顿。所以,张汤也是比较重视这次迎接仪式的。

想想自己现在可要比当年的李斯起点要高一些。现在自己已经是朝廷命官,又恰逢新朝新政,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应该有大的抱负,创立一番事业!

想到这里,张汤顿感信心十足。接来下的时间就要准备大干一场,现在简直就是瞌睡了就来枕头,现在又有汉军来驻防,这分明就是给自己的底气。

张汤看到远处旌旗招展,一队人马出现在视野里,黑压压的一队人马,估计得有个几千人。

看来他们来得还挺快的!张汤起身便朝城下走去,身后众人也紧随起步。

汉军的传统编制是五人为伍,设伍长;两伍为什,设什长;五什为队,设队率;两队为一官,设屯长;两官为一曲,设卒长;

两曲为一部,设军侯;五部为一校(营),设校尉,四到六校(营)为一军,设将军。

而今天进驻直路县的汉军为一营,由校尉程续统领。

这支军队运用传统的行军方阵,五人为一列。弓弩手方队在前,戟兵居中,粮草辎重车队在后,而刀盾兵也位于车队两旁警戒护卫。

看来这是一支满编的花队营。县尉在一旁笑着说。

而对军事行伍之事不了解的张汤问道,何谓花队营?

这花队的意思就是说这支军队不是单一的兵种。咱们汉军历来行军打仗都是以一营为基础战斗单位,通常都是单一兵种。好比一个弓弩营设立射声校尉,骑兵营则设骑兵校尉。而花队则是两种以上的兵种组建起来的,一般属于直属营那种编制,在战场上具有特殊的战术要求。

那这花队的校尉是不是要比一般的校尉权力要大?

那自然是的,虽然表面上都是平级的,但是一般花队都是独立去完成作战任务的。而且这鸡鹿寨是边军大营直属管辖,受大将军节制的,地位不可不高啊!

县尉的一番解释让张汤一众人恍然大悟,看来朝廷对直路县可谓是特殊对待了。这样张汤觉得更加信心十足,不经意露出满意的笑容。

据说这领兵的是校尉程续,皇宫里期门郎出身,而且还是是卫尉程不识的侄子。当年也参加过七国之乱的平叛,后调人北境边军,现在身为花队校尉,后面估计还会升任副将参军。

经过县尉这一番介绍,众人觉得此人背景够大,后台够硬。不免得生出几分羡慕。

待到校尉程续和几位军侯来到城下,张汤一行人便迎了上去。双方纷纷进行了介绍,相互寒暄了一阵。

程续则开口问道,不知道各位大人将我们安置在哪里?

我们接到朝廷的命令后就立即将城南校场给收拾出来,那边有房屋官舍,可以将军士们安顿在那里。县尉赶紧汇报回答道。因为这属于他的工作。

张汤随即就补充道,至于校尉大人和几位军侯,县里也腾出一府邸供大人使用。

程续笑着说,两位大人客气了。我们行军打仗之人,风餐露宿习惯了。至于府邸就不用了,我们还是和士兵们住在校场就挺好的。

只见程续身后的几位军侯也分分附和道,是的,我们不在,那帮猴崽子还不把城里给翻了个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