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审讯(1 / 2)

县衙的大堂内,张汤一边翻阅着卷宗一边冷冷地问道,我记得你,前段时间我传唤过你,你可还记得?

记得,是前段时间缉捕两个盗匪的事。甘夫有气无力地回道,半个身子都瘫在地上。

那就好,说吧,和谁械斗,又是被什么兵器所伤?

我是在捕猎时被同伴弓箭误伤,没有参与械斗。

我念你是门吏,所以才让你主动交代,这点你要清楚。况且械斗也不是多大的事。你要自己想清楚了再回答!

张汤带着威胁的语气说道,如果有所隐瞒,那只会罪加一等!

面对张汤的这番话,甘夫没有动静,他打算死扛到底,反正也是罪不至死。

面对眼前这个门吏的沉默,张汤便话锋一转地说,你可知上次你所缉捕的那两个盗贼并非你所说的那样的被捕,你有谎报冒功之嫌!

张汤手里那些一份竹简说道,这是之前那两个盗贼的口供,要不要本官给你念一念?

张汤的一番话让甘夫有些错愕,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官吏能整出来这件事来。甘夫的大脑里回想着之前的事情,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两个贼人是我押解到县衙的,并非我逮捕的。甘夫努力地解释说。

记得你上次说是你友人所为,还是你桃源里的黔首。莫非你这位友人神通广大,隐藏身份是个游侠?张汤晃了晃手中的口供,表示着一切都在其掌握之中。

当初所说我友人所为之事是假,可其他都是真的。甘夫依然解释道,当初也不知道你是钦差,以为你要收回县尉奖励我的钱财,所以就说了假话。

张汤冷哼一下,这算是抓住了一个突破口。

就凭着你谎报糊弄朝廷钦差这一罪行,本官就可以革去你桃源里门吏一职,还要打你二十大板!

面对张汤的威胁,甘夫依旧是无动于衷,既然打算死扛到底,那怎么办是人家的事。

甘夫想到昨天被狱卒折磨的事,现在又要被张汤治罪,他反而怒火中烧。

于是苦笑道,那敢问钦差大人,卑职昨天是因为疑似械斗受伤被传唤到县衙的是吧?那既然是疑似,则说明我还不是囚犯,但是狱卒却对我私加酷刑,想从我这榨取些钱财,我宁死不屈,他们就往死里整我!何况我还是个吃朝廷俸禄的门吏,虽然位卑,可还是有世袭的爵位。你身为朝廷派来的钦差,纵容属下此等卑劣行经,敢问又触犯大汉律法哪条哪款?

甘夫被用了酷刑,这事张汤是不清楚的。张汤自称酷吏,师从法家,曾积极提倡以律法治国,约束社会。他喜欢严刑律法,认为只有严苛的律法和酷刑可以抑制住人性中的丑与恶,但他本人是不屑于滥用酷刑。他认为,一旦用刑,就要显现效果。在用与不用之间,能够让人产生恐惧,从而能够如实招供。

有这等荒谬之事?张汤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须,然后命令道,传昨天值守的狱卒。

你提出的问题,本官会主持公道,但是你所犯的事情,要从实招来。你和那个缉捕盗贼的游侠,是怎么认识的。

我就是在回去的路上见到的,之前不认识那个游侠。甘夫回想着说,那天他骑的一匹白色的骏马,戴着面具,我没看清他的模样。

作为法家出身的张汤,生平厌恶的莫过于儒生和墨者,前者只会溜须拍马,满嘴仁义道德,实则肮脏龌蹉腐化官场。而后者则只会私设公堂,自主杀伐,置官府颜面于不顾,视朝廷律法于无形。

那你回忆一下墨家游侠那天和你说些什么?

他说,这二人是盗贼,你们县衙前段时间被盗,你可送去县衙,兴许能立功得奖。说罢,他便策马而去。

张汤收了收情绪,斜眼瞅了瞅一旁正在紧张书写口供的书记官。

此时门外,县尉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随意县尉的介绍,张汤知道了来意。

待到游三将箭头呈上后,张汤仔细端详一下,随口问道,你用的是什么弓箭啊?

回大人的话,小的用的是一般的猎弓,准头不是太高。游三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就是!就是!别看个头不矮,其实还是个娃娃!在一旁的里正陪笑着附和道。

张汤看着眼前的这几个人,他们的态度比刚才这个甘夫好多了。但是直觉告诉自己,眼前这个甘夫定没有那么简单。甘夫这个人倒也像条汉子,敢和钦差叫板,又参了狱卒,倒也算机敏。

张汤心里不由地夸赞甘夫,但也没打算放他走的意思,依然看着手中的箭头。

此时,县尉的脸面有点挂不住,于是追问道,钦差大人,这人证物证俱在,可以证明此人没有参与械斗。为了表示,里正又自愿将猎物慰劳给县衙,可谓是一场误会啊,大人还有何疑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