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雨季(1 / 2)

在未央宫议事厅的大殿之上,一阵夹杂着雨雾的风吹了进来,一股凉爽之感由心而生。吹得高台前阶梯上几排油灯的灯芯乱舞。

大殿之外又哗啦啦地下起来了大雨,在案几上打开竹简的哗啦声和雨滴声融为一体,像是另类的交响乐。

新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正在商讨新政的实施,而此时话题转折到了北境的上郡和北地郡边民走私货物的问题。

走私问题的扩大化涉及到了官商勾结的地步,在田胜的叙述中,北境有不少富商出资雇佣边民,买通边军进行走私活动,更有甚者,有的直接贿赂郡里高级官吏,情形着实严重。

田酚见皇帝沉默不语,便直接问对面而坐的田胜说:“走私大多是何种货物?”

“山货、布匹、粮食等。”田胜忧虑地说,“还有盐巴和铁器!”

“这些刁民真可恶!难道不知道这盐铁石禁物的吗?”田酚生气地说道,“那些交了税的正规商团也不敢带着盐铁离开我大汉境内,这些走私商竟敢将禁物私通于匈奴!简直无法无天!”

“太尉所言极是,匈奴历来是我大汉心头大患,如果不及时制止导致盐铁流失太多进入匈奴境内,匈奴人的战马则会更加精壮,装备器具则会更加精良。一旦北方气候不好,遇到灾年后,匈奴人势必南下侵略,到时候遭殃的还是北部边郡无辜的百姓!”

御史大夫的一番言论深得在场所有人的赞同。

半躺在皇位上的额刘彻这一会又正襟危坐起来,依然揉搓着自己手里的玉雕神兽,犀利的眼神中注视着下面几位大臣。

“周阳侯一向如此,能够提出问题来就已经有了对策。”刘彻微笑着说,“说来听听。”

田胜见状,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说:“依臣之见,首先应由御史大夫派人着手北地、上郡两地的吏治;其次再由太尉处理和整顿北境边军,最好能任命更多的法吏进入军中和郡县,同时调离案发地的驻军将领。眼下边境走私之风盛行,边民不事生产,定有官商勾结之嫌疑!然整顿边郡官吏与驻军,可以达到釜底抽薪之功效,不出半年,两地吏治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最后可以将此两郡之地作为新政全面实施的突破口,两年后大事可成矣!”

田胜的话说得众人都不知不觉之内都来了信心。

实施新政,贯彻儒学势必要触犯以道家为首的窦家的利益。

一直以来,汉帝国成立之初,当时的丞相陈平是黄老出身,为了贯彻道家学说,提倡了“与民休息”的执政方针。

直到窦太后掌握了帝国的权力核心后,笃信道法自然的她更是将道家学说发扬光大。

小皇帝的新政不光光是整治吏治,治理军队,而是将帝国的执政思想由道家变为儒家。

儒家的学说有利于帝国的权力集中,刘彻对权力的追求超乎于常人,他虽然年轻,但是极其聪明,现在受制于人,做梦都想当一个有实权的皇帝。

可是现在要在太岁头上动土,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搬动压在他头上的那座大山。

就目前来说,三公九卿中有不少人是愿意效忠皇帝的,可是在整体上相比窦太后为首的保守派还是比较虚弱。

现在有北境两郡出现问题,是个很好的机会,他们需要有一些政绩和建树,才能丰满自己的羽翼和实力。

“周阳侯所言极是,可是需要有可靠的而且有才学的人才能委以如此重任。”一旁的郎中令半天算是开了腔,在场的都听了出来,这是在为田胜的下句话做个引子。

“正好下臣前几日拟定一份名单,还请陛下定夺。”田胜从自己的袖袋内掏出一份竹简递了上去。

竹简由张骞接下来又递了上去,刘彻仔细翻阅着竹简看了半天。

而底下的人除了田酚外则都是微低着头,一动不动地侧耳倾听台上皇帝的反应。

只见竹简上密密麻麻写了有几十号人。

“严助、朱买臣、张汤、”刘彻将一些名字念了出来,然后放下竹简对田胜说,“二舅最近收了不少的礼物吧?”

此话一出,惊得田胜急忙离坐,在高台下跪拜道:“臣甘心为国,岂敢中饱私囊。只是这些人都是臣亲自挑选的,都是有才能之人。”

刘彻见状,笑了笑说:“我和你开玩笑的。”

“陛下,自重!”一旁的武安侯田酚坐不住了,示意皇帝要有个皇帝的样子。

“知道了,朕不过是一时说笑,诸位爱卿不必多虑。”年轻的皇帝还需要慢慢更改一下对自己的称呼,刘彻顿了顿继续说,“诸位还有何计策,不妨全都说出来。”

“依下臣之见,对于违法的官吏需要在押解到京兆尹审判,倘若涉及到郡里的官吏,乃至封疆大吏皆需廷尉亲自来审理!”御史大夫淡淡地说,“对于那些走私商,数额巨大者予以斩首示众并没收全部财产;数额小的则罚为城旦,永世为奴籍不得赎身!”

“这些刁民着实可恶!”武安侯田酚插话说,“应该杀掉一批以震慑边民,让他们安分守己,依臣看来,军中也应该杀掉一批,以镇军心,让他们知道违背大汉律例是何种下场!”

“那就这么办了。新政当立,没用杀伐不足以立威。”刘彻坐了半天,伸了伸懒腰继续说,“张骞把今日议事汇总一下呈交于长乐宫和丞相署。”

话音刚落,只见台下的御使大夫看了瞅了瞅对面而坐的郎中令,脸上充满着一丝复杂的神情。

一场雨后的河南地牧场,绿油油的草场上有一滩积水,积水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