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门_分节阅读_第121节(1 / 2)

  “不会。”陆璘一一回答,随后看着她问:“你愿意来见我,只是关心汛情是不是?都不关心关心我吗?”

  施菀被他问住,有些不好意思:“我看你……挺好的。”

  其实面对他,她好像不知道说什么,她也不知道两人现在的关系应该说些什么话。

  陆璘伸手过来要拉她,才碰到她指尖便被她避开了,将手握起来,收在了袖中。

  陆璘只好作罢,轻咳了一声,和她道:“其实上次也路过安陆,本想抽空和你见一面,怕你觉得我救险不用心,也就作罢了。要写信,每次动笔写几个字就被打断,下次都不记得要说什么了,最后一封也没写。”

  施菀说道:“你不必过来,也不必给我写信,去忙你自己的事,真有空就多休息。”

  “反正写信你也不会看是不是?”他笑着反问。

  施菀看他一眼,没说话,他突然凑过来,趁她没回过神就亲了一下她的唇。

  她惊了一下,随后就立刻偏过头去,与他移开了些距离。

  这时石全在外面喊:“公子,用饭了。”

  陆璘站起身来,朝外正色道:“进来。”

  门被推开,随从将四菜一汤端了起来。

  施菀问:“你没吃饭?”

  陆璘坐到了桌边:“若是在安陆吃,想必是酒宴,又得耗费许多时间,直接走,也就省下那些时间了。”

  说完问她:“和我一起吃一些?”

  施菀摇头,只是起身坐到了他旁边。

  “现在已是申时了,你若是早上用的饭,到现在就太晚了,饥一顿饱一顿也会病的。”她说。

  陆璘放了筷子看她,眼带欢喜地回道:“今天是意外,我以后尽量定点用饭。”

  从这里能看到外面随从已经在准备启程了,施菀料到他肯定还要在天黑前赶去下一个地点,便说道:“好了,我走了,你自己好好用饭吧。”

  陆璘连忙问:“这么快就走?”

  “药铺里有事。”她说完就起身。

  “等一等——”陆璘叫住她,转身去屋内将随身包裹里一个木匣拿出来,送到她面前:“这个给你。”

  施菀看看他,疑惑地将木匣打开,发现里面是一朵枯萎的花。

  “这是有一日路过一处山地看见的,红色的花,开得尤其美,堪称娇艳,是我从没见过的花,我想你大概也没见过,想让你看看,就把它摘了,可惜,到现在已有四五天了,就这样了,但你闻,还挺香的。”陆璘说。

  施菀不知是好笑,还是无语,最后拿着那朵枯花打量半天,和他道:“你还不如让它开着,白白折掉一只生灵。”

  陆璘看着她道:“又没拔它的根,待后面有空,我带你去看。”

  施菀没回话,将枯花装入木匣,拿着木匣走了。

  傍晚,她回到了雨衫巷的院子,将之前放杂物的那只箱子打开,拿出里面的一大摞信,堆在那朵枯花旁,点了灯,坐到房中,一封一封拆开看起来。

  都是他那时在京城的一些琐事,看得她时而蹙眉,时而发笑,时而深思,大多都是发笑。

  到最后,她也想给他写点信,但提了笔,想到他,又觉得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无奈将笔放下了。

  自从决定再试一次后,她好像对他陌生起来了,不知用什么身份、什么模样和他相处。

  一直到九月,五儿给她送来一封信。

  那是上午,她在药铺中,刚将病人送走,拿茶杯喝了口水,五儿便来了,将一封信交给她,笑道:“施大夫,给你的信。”

  他送来的信,当然是陆璘寄的。

  陆璘寄信有时是让身边人跑一趟,有时是加在公函里走驿站发到安陆来,都会让五儿代接,然后再转交到她手中,这样方便一些,不必她专门守着。

  她接了信,五儿又说:“施大夫要是回信,也交给我,我替您送到大人手上。”

  施菀礼貌地一笑:“暂时倒不要。”

  “好好,那施大夫看信。”五儿说完就退出去了。

  到中午的间隙,她才将信封打开,结果信封里却装着另一个叠起来的信封,看上面的字,竟是从京城送到他手上的。

  这是……他自己的家书?他把他的家书送给她做什么?

  她狐疑着将信打开,里面却是陆尚书的语气。

  信上说,来信家中已收到,他如今已年过三十,婚姻之事,自己想作主便由他作主,父母一切照准,并不反对。只是明年上半年他多半要回京述职,趁那时在京完婚最好,婚后他们要回江陵便回,一切随他的意。

  施菀看了出来,陆璘这是向她证明他家人的态度。

  但他这也太急了一些,现在回信就送到了安陆,推算下来,至少在八月初他就给京城写信了,说不定还是七月底。

  这可真是几头不误,一切来得这么突然,她竟莫妙心慌。

  九月一到,便是秋高气爽,雨不再下了,各江各湖水位也慢慢退下去,汛期过了,剩下的是赈灾。

  但粮价和往年一样,官府管制下,没有人敢囤积居奇,安置点的百姓也搬去了新地方,似乎那场洪灾过去了就过去了。

  然后是九月初八,重阳节前一天,陆璘突然回安陆了。

  那时施菀刚要歇诊,五儿来了,非要叫施菀出去一趟,一出去,她就看到了墙角的陆璘。

  她怔了一下,那种不熟悉、有些局促的感觉又来了,似乎有些手足无措,然后问他:“你怎么来了?是有公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