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门_分节阅读_第59节(1 / 2)

  自那日之后,他们再没见过。

  有事无事,他都没有找她,甚至刻意避开她家门前,他醉心于政务,慢慢地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儿女情长之事,总有得意或失意,接受了,总会过去。

  而今看见她,才发现那只是他以为。

  他没有将她放下,哪怕听到她的消息,见到她一面,都能将曾经所有的喜悦与痛楚勾起来。

  恍惚间,他好像又回到了杏花开放的时候,期待与她见面,能与她笑谈,又恍惚间,她说过不想和他在一起的话犹在耳边,他的一切期望都破碎。

  这一刻,看见她这模样,他有种想要抱她的冲动,要告诉她,不必担心,不必怕,只要他在,绝不会让人这样欺辱她。

  她也见到了他,带着湿润的泪眼,如此柔弱,如此让人生怜,他几乎就要走过去。

  但丰子奕比他先开口:“菀菀?”

  说着他走到她面前,安慰道:“菀菀没事了,他们都走了。”

  施菀又点点头,又擦了擦眼泪,往陆璘这边走来。

  到他面前,她才顿了顿,说道:“谢谢陆大人……”

  很明显,她也想起两人上次见面的事,所以此时和他道这声谢,她不太自然,有些局促。毕竟她才拒绝他,转眼却又受了他的恩惠。

  陆璘回道:“不必道谢,这是我该做的,换了是别人,我也会还她公道。”

  丰子奕回道:“话是这么说,但陆大人亲自过来,当街把他们问得哑口无言,也维护了菀菀的名誉,我是无所谓,但他们那样泼菀菀脏水,若真有人信了,教菀菀以后怎么做人?这姓张的,被我打的却不敢找我,分明是欺软怕硬,可恶至极!”

  丰子奕随后看向陆璘,认真道:“陆大人,菀菀的确嫁过人,的确和离,我也的确追着她跑,想她嫁给我,但我敢对天发誓,我和她绝对清清白白,她连我一样东西都不会收,就连上次送她那扇子,她还要给钱才肯要,更不用说别的,那些话真就是张家人血口喷人,故意的。”

  陆璘沉声道:“我知道。”

  他说得简单,丰子奕怕他不信,还想解释,但又看他神情认真,语气肯定,便作罢,转而问:“陆大人,要不然,今晚我与菀菀在吉庆楼宴请大人,大人帮了我们这么多,却从不肯收受什么,也就一顿饭,权当感谢,还望大人务必答应。”

  施菀不太想这样,他们三人一起吃饭怪怪的,但又不好说什么,便沉默下来,她想着,陆璘多半不会应允。

  谁知陆璘却看看她,回道:“好。”

  施菀吃了一惊,丰子奕也意外,却是欣喜道:“好,那话说好,我与菀菀晚上到吉庆楼恭候大人!”

  陆璘点头,随后道:“我先回县衙处理张家那些人,晚上再会。”

  “好,张家之事,就劳烦大人了。”丰子奕说。

  陆璘再看一眼施菀,转身离开。

  为什么同意了呢?他也不知道,其实他都能想象,他们三人同席会是一个尴尬的场面。

  但就是同意了。

  想来想去,大概是……他想和她一起,想有这么个机会,哪怕旁边多了个丰子奕,哪怕他们是自己人,自己是外人。

  丰子奕是怎么做到的呢?被拒绝了,仍能不遗余力接近她。

第59章

  晚上的吉庆楼,丰子奕与施菀先到,订了三楼的雅间,临街,可以看到大半的安陆县城和远处的田野。

  陆璘晚一些到,雅间的布置是分桌,陆璘被安排在上首的长桌,丰子奕与施菀于左右相对而坐,房间不大,距离也都不远。

  待坐下,他便朝施菀道:“张家那些人你应该都认识,除了张大发母亲,上下三个兄弟和几个侄儿关系密切,其他人都是族亲,族亲是被叫来的,也声称对这事不清楚,以后绝不会再闹,我将他们放了。其余人会在狱中待两天,张大发母亲和他侄儿是策划者,会判杖刑,也会多关几天。”

  施菀知道,他如此处置张家就是偏袒她,放了任何其他知县,顶多是将张家人驱逐,绝不会如此大费周张将人关进大狱,这一遭之后,张家人知道了怕,便不敢再来找她麻烦了。

  她认真道:“多谢陆大人。”

  丰子奕这时站起身来:“我代菀菀敬陆大人一杯。”

  陆璘没说什么,当丰子奕酒杯举起来时,他也举起酒杯,将满满一杯凉酒咽下。

  “实话说,我没想到大人是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毕竟大人出身显耀,又一直在京城,我寻思这样的人,到了咱们这小县城还不知怎么嫌弃,见了我们这些穷山恶水的刁民,大概正眼也不看一下,却没想到大人能真做了那徐家的案子,还帮我们这么多,我替我自己,替安陆百姓,再敬大人一杯。”丰子奕说着,上前替陆璘倒一杯酒,又给自己倒满酒,举杯喝下。

  陆璘默默喝酒,想起自己最初到安陆,也是颓丧而迷茫的。

  他并不觉得自己成了这个县城的父母官,他只是游离在这个县城之外,按部就班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这种情绪,归根结底,就是觉得自己该是京官,该在中枢,看不上这样的小县城。

  后来他看到,这样的小县城里,竟然有京城都没有的女大夫。

  这样的小县城里,也有人全心全意治病救人,默默做着自己能做的事。

  世人有称赞大夫,“功同良相”,也有范文正公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那时她的样子,就如良相一般。

  他所追求的,有人早已在做,而且还是一个力量比他微弱的人。

  是她让他看到了方向与光亮,他想和她为伴,做心中想做的事。但她说她不愿意和他一起。

  他还是继续着自己的路,只是想起路上没有她,就觉得难受。

  早两年,母亲为他姻缘的事给他去相国寺算命,回来一边拭泪一边和他说,他命里姻缘坎坷,注定要蹉跎许多年。

  他那时不以为意,和母亲说,既然是命里如此,那也就不用替他担心了。

  那时他觉得,姻缘好或许顺遂一些,姻缘不好也不影响什么,顶多是孤单了些,他无所谓姻缘不姻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