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门_分节阅读_第38节(1 / 2)

  长喜问:“公子是说的被贬官那事么?”

  陆璘没回答,只是说道:“安陆的甜酒好喝,京城的也比不了,你下次可以试试。”

第39章

  接下来两天,因有新的赋税规定自朝廷下发,县衙内忙成一团。

  长喜与那牙人新去看了两处宅院,让陆璘再去看,陆璘却也兴趣缺缺,继续忙着县衙的事,将看宅院的事挪后。

  县廨内,陆璘往前推了推手上的卷册,不慎将桌边的纸张挤了下去。

  杨钊就站在桌旁,忙替他捡起来,不由就看到了与纸张放在一起的从京城来的一封信。

  “这不是与朝廷邸报一同到来的家书么,陆大人还没拆?”杨钊意外道。

  陆璘看到那信,才想起有这事,解释道:“这两日忙起来,倒忘了。”

  杨钊立刻将信放回桌上:“这一县的事务,哪有忙完的一天,陆大人孤身在外,家中亲人不知如何想念,还是早早回信过去好。”

  “杨大人说的是。”陆璘轻笑道,说着正好将手中的卷册写完了,放下笔,看了看那家书,将它拿了起来。

  杨钊已回到了自己的桌后,看着陆璘拆信,心里不由想,那信封上的字刚劲有力,似是男人的字,不会是副相陆尚书的字迹吧?

  唉,那等高官摸过的信封、写的字,想想就让人景仰,他都恨不得去看上一眼。

  杨钊说道:“这才一个多月,便有三封家书送过来了吧,实在叫人艳羡。”

  陆璘回道:“只是我在外,母亲担心而已,所以总让兄长代笔寄信过来,倒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无非就是关照注意身体之类。”

  “做母亲的,自然怜子。”杨钊说。他原先还以为是陆大人的夫人寄的信呢,现在想来,那信上是男人的字,若是夫人给丈夫说些思念体己的话,一定不好意思让别人代笔,定是自己写,所以陆大人还真没骗他。

  那陆大人的夫人呢?

  自从上次陆璘说他还没子女,杨钊就很奇怪是为什么,比如是陆璘身体有恙,还是陆夫人身体有恙,但陆璘很少和他们提起家中夫人是何家千金,房中又有妾室几人等等,让他猜也没处猜。

  但看眼下情形,陆大人与家中夫人的感情定是有些疏离的,要不然也不会一封信都没写过来。

  由此可见,姻缘是不是美满,伉俪情是不是深笃,和长相也没关系啊。

  此时外面陡然传来一阵击鼓声,打断了杨钊的思绪,让他猛地一惊。

  县衙中有定制,遇有诉讼之事,需在特定放告日来县衙中审理,但若遇到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这种重案,就随时可来击鼓鸣冤,现在鼓声响起,证明有人有冤要诉。

  陆璘立刻从桌后起身,往前堂而去。

  还没上公堂,便有衙役过来道:“知县大人,不必去了,那人就是个盗窃案,非在此胡搅蛮缠,小的已让人把他带下去了。”

  此时外面人喊道:“安陆县是个黑县,安陆人个个男盗女娼,没天理,没公道——”

  陆璘问:“他是外地人?”

  衙役回道:“他是潭州来的商人,说是在杨柳店被盗了全身家当,所以才来县衙闹事,回头给他几板子就老实了。”

  “杨柳店?”陆璘重复道。

  衙役回道:“是啊,他自己要跑那地方去,怪得了谁?”

  陆璘吩咐道:“你去外面和他说,先写好状纸,稍后拿来我看看,若有冤情,我自会禀公处理,让他别再闹了。”

  “是是是。”衙役领命而去。

  陆璘回到县廨中,杨钊问:“外面是怎么了?”

  陆璘说了外面的事,杨钊的反应也同衙役一样,不屑地笑了一声,回道:“那么多登记在册的青楼妓馆不去,要贪便宜去杨柳店,怪得了谁?”

  陆璘回道:“上次也有个案子提到在杨柳店丢失钱财,这杨柳店是……”

  “就是个污秽之地,外面那人骂安陆人男盗女娼我不认,但说杨柳店人男盗女娼,那倒是真的。”杨钊道。

  “那地方鱼龙混杂,有行商的,有行巫术的,有小偷小摸的,也有过不下去日子,在杨柳店租间房子讨生活的,但更多的就是暗娼,一些不知廉耻的女人背着丈夫到杨柳店卖身。当然也有和丈夫一起的,所以就有女的卖身给不明就里的外地商人,卖完了,丈夫再将商人随身钱财洗劫一空,等商人从美梦中醒来,人去楼空,什么都没了。

  “官府管也管不来,全抓进狱中,出去了她们还是要重操旧业,也不能硬把她们送去青楼吧,她们都聚集在杨柳店,所以那地方就成了老光棍、地痞流氓这些人最爱去的地方。”

  “所以,那是个法外之地?”陆璘问。

  杨钊被问得一阵心虚,讪讪道:“这个……似乎,也不算。比如这么久,一件大案都没出过,都是些小偷小摸、打架闹事什么的。”

  “明日,我去那里看看。”陆璘说。

  隔天,他作一身商人打扮,乘马车去往杨柳店。

  长喜见赶车的刘老二每每动身都龇牙,还按按腰,便问:“你腰怎么了?”

  刘老二回道:“没大事,家里屋顶有漏,前两天上房说去拣一拣瓦,没留神掉下来了,不动没事,动起来才有点疼。”

  长喜问:“那大夫怎么说?”

  刘老二摇头:“还没去看大夫呢。”

  长喜吃惊:“怎么还没去看,这万一伤着骨头……”

  “我自己留神着呢,没事,大概是骨头损了一些,等施大夫回来就去看。”刘老二说道。

  长喜听他提到施大夫,想到陆璘在马车内也能听见,不知该不该多问,但刘老二自己却主动说道:“现在老神医不怎么看诊了,都是小周大夫和施大夫在看,别人不知道,我看得明白,施大夫是认真看病,认真开药,能用十文钱治好的,不要你十一文,但小周大夫就不同了,我这病过去,指定先来三天针灸,再开两个月的药,还顺便说我肩颈不好,得推拿、拔火罐,这一通下来,非得下去半吊钱,我不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