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门_分节阅读_第29节(1 / 2)

  船家说道:“下午太阳落山时我再过来,晚了我可就走了,人少,早晚只跑一趟。”

  严峻之前陪施菀来过,明了地点点头,回了“好”,长喜看看陆璘,也回:“知道了。”

  几人依次从船上下来,长喜看看这陌生的地界,瞧了施菀一眼,问她:“施大夫,那个杜家村往哪里走?”

  施菀给他指路:“往这边过去,上一道坡,有条大道,走到第三个村庄便是。”

  长喜又关心道:“那施大夫要去的施家村呢?”

  施菀指了另一边:“往这里走。”

  两个地方,是不同的方向。

  长喜说道:“多谢施大夫。”说着还朝她拱手施了一礼。

  待两行人分开,枇杷见知县大人走远了,便朝施菀道:“这京城来的人就是不同,那知县大人身边的仆人对师父可真客气。”

  施菀沉默着没说话。

  陆璘与长喜走了一段路,果然见到一个坡,上了坡,便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大道。

  那大道地势高,从上面可以看到远处的施菀师徒三人,他们正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路旁是待耕作的农田,田梗交错,碧草如茵,再往前,便是一片水塘,是很美的田园景致。

  长喜这时说道:“施大夫果然没嫁人,要不然去探亲肯定是夫君陪着,而不是徒弟陪着。”

  陆璘回道:“少论事非。”

  长喜立刻低下头,乖乖回答:“好,小的再不说了。”

第31章

  三婶马兰香算是施菀的同族的堂婶,虽是爷爷那一辈的兄弟亲情,但三婶一直对她不错,当初去京城,就是三婶陪她一起去的。

  痹症是很难治的病,更何况三婶还要做农活,施菀只能尽量替她缓解病症。

  每次过来她都要从县城带些东西来,这次又带了须面、酥饼和几尺布。

  “三叔要早起去干活,这须面直接放水煮一会儿就熟了,比煮粥快,可以让三叔吃碗须面再出门去。”施菀说。

  马兰香没见过须面,见了这一根一根的干面,格外新奇,又不好意思道:“你每次过来,乘船就要钱,还要买这些东西,实在花销太大了,以后别买了。”

  施菀笑道:“我又没有其他亲人,也就三叔和三婶亲一些,我不来看你们、给你们买东西,我去给谁买呢?也就是有你们,我才不是一个人。”

  马兰香怜惜地说不出话来,施菀将那几尺布在马兰香身上比了比:“三婶看这个颜色,带点红,又不像桃红,胭脂红那么惹眼,叫薄柿,用柿子染的,很抬气色,三婶穿着正好。”

  农妇们的着衣,大多是没染过色的麻布棉布,或染最便宜的蓝色,这样好看的没见过的颜色在村里几乎是独一份。

  马兰香看着布料,虽是喜欢,却又不敢去摸,怕手上的老茧给它刮坏了。

  施菀说道:“没关系的,这是细布,结实的很。”

  马兰香抚着布料,脸上止不住欢喜的笑。

  最后将布料放下,施菀替她扎针。

  马兰香盯着施菀看,看了很久道:“你还记得你娘的样子吗?她说亲到咱们施家,第一次进村认亲,就让我惊呆了,长得是真好看,弯弯的柳叶眉,一双眼睛又圆又亮,小巧的嘴唇,小巧的脸,你爹见了都傻笑得合不拢嘴。”

  施菀轻笑道:“我只是有点记得,时间太长,记得不清楚了。”

  她爹娘都是很普通的人,甚至爷爷还说爹一股子傻劲,半点学医的天赋都没有,把个脉半个月都学不明白,还不乐意学;而娘呢,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做的酸萝卜、甜酒、煮的莲子粥,都是村里最好吃的,记得小时候许多怀了孕的年轻媳妇都找娘亲帮忙泡酸萝卜。

  洪水来的那一日,爹原本已经跑上山坡了,发现娘的脚被石头卡了,没跑上来,便不顾旁边人的劝阻,蹚着已经没过腿的水冲下去救娘,等回头时,水已经没过了腰,两人都没能回来。

  他们的尸体被发现时还是紧紧拉在一起的,不知道为什么,施菀只是难过、舍不得他们,却并不为他们悲哀,她觉得娘亲在被卷入洪水那一刻一定是安心的,因为爹爹陪着她。

  爹娘的死,让她第一次看到爱情的样子,直到很多年后,她都觉得爱情是博大而美好的,也许比生命还让人敬佩,值得人为它奋不顾身,所以才会有……她傻气的那三年。

  “你和你娘长得像,好看,而且是越来越好看,现在比没做大夫前、比十几岁时还好看。”马兰香说。

  施菀笑道:“三娘真是会说话,我现在都二十多了,哪里比得上小姑娘。”

  “不不,三婶可不骗你,是真好看。”马兰香说道:“要不然,我替你找找那做媒的赵二娘,看有没有哪家合适的,你再找个人家?”

  施菀回道:“三婶,我不会找了,就这样挺好的。”

  “可等老了呢?或是有个病痛的,你一个人怎么办?”

  施菀问她:“再过段时间,是不是要插秧了?春天的水冷,三婶这腿受得了吗?”

  “又有什么办法,秧肯定要插的,靠他们也插不完。”马兰香说。

  “那等到了插秧的季节,我再过来一趟,给您施针,然后带些药来,您天天喝着,驱驱寒。”

  马兰香回道:“又要你破费。”

  “我就是干这个的,破费什么。”施菀说道。

  马兰香抬眼看看她,轻轻叹了声气。

  她知道施菀是故意岔开了话题,不要她提再嫁的事,她也知道城里有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喜欢侄女,是她不愿意。

  就是在京城被伤透了心吧……四年前得知侄女回来,她特地去县城看她,问她碰到了什么事,她却不多说,只说陆家人虽对她客气,却并不喜欢她,陆公子又要娶喜欢的人做平妻了,她待着没脸,就回来了。

  几句话,马兰香便知道侄女一定是过得不顺心,又怎么会顺心呢,当初她在陆家暂住时便看出来,那陆二公子就没正眼看过侄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