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野外的枪响(1 / 2)

  当年负责侦查案件的警探因公殉职,杜挽星不能从他那里获取到第一手信息。但是,他留下了案件档案,那里一定提到过有用的信息。

  颅内的分析机不断运转,第一名受害者是个未婚先育的妈妈,有个刚满三岁的女儿,却总是疏于照顾,孩子饿了三天两夜,差点饿死在出租屋,幸好得到邻居的救助,暂时保住了脆弱的性命。

  小孩的结局是什么?杜挽星拼命回想:还是死掉了,小孩从六楼出租屋的阳台坠下,生命终止于三岁生日的前一天。

  第二名受害者、第三名受害者、第四名受害者都曾经有过疏忽照料儿童的执法记录,这些孩童后来的经历都很悲惨,没有人重新在生活中振作起来,重蹈了上一辈人的覆辙。

  她们的经历就像幻灯片一样,在杜挽星脑海中播映。

  第五名受害者——黄一秋,和前面四位受害者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善良甜美的女大学生,学生会代表,学校里面的风云人物。学神、乖乖女、德才兼备,是黄一秋的标签。

  警方一度认为杀害黄一秋的人是柚花杀手的模仿犯,事到如今,还是有人这样认为。

  那么,黄易安凭什么认定柚花杀手就是杀害黄一秋的真凶呢?

  “知雨,易安为什么确信柚花杀手是杀害黄一秋的真凶?”

  “从某种程度来说,易安算是那场命案的亲历者。”秦知雨说,“一秋遇害的那天,她之所以会在那片野营林地里,是因为易安吵着要去。一秋拗不过,才会不等家长,独自带易安去了那里玩。在易安心里,一直都觉得是她害死了一秋。”

  “正因为如此,她才想亲手了结柚花杀手的性命。”杜挽星说,“可是,错不在她,真正有错的人是柚花杀手。”

  秦知雨没有说话,她心里想起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柚花杀手会去哪里?”杜挽星轻声低语,说,“不是去第一个受害者遇害的地方,就是去最后一个受害者遇害的地方。”

  “肯定是一秋受害的地方,”秦知雨说,“我看过易安的档案,她在一秋遇害的地点做了标注,写着‘终点’两个字。”

  “黄一秋的遇害地点?”杜挽星说,“就在梅河岸边的野营基地。你知道在哪里吗?”

  “我记不清楚。”秦知雨说,“什么鸿扩展基地。”

  “没错,远鸿扩展基地。”杜挽星说,“我知道一条近路,我们要超过她们,提前一步到那里,但愿还来得及。”

  “不跟着易安走吗?”秦知雨慌了说,“万一我们分析出错,耽误了营救时间怎么办?”

  “知雨,你还不明白吗?黄易安要是真的想摆脱我们,她还会开着定位器任由我们跟踪吗?”杜挽星说,“不能再被黄易安牵着鼻子走了,我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也相信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