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过河186(1 / 2)

  父亲要是活着,跟这人年纪相差不多。没想到这人想与自己拉近关系,却要让自己唤他大哥,平白给自己升了一辈。

  不过他们萍水相逢,倒也不必拘泥这些年龄之差。时昭从善如流:“房兄请问,小弟知无不言。”

  房姓男子很是开心:“请问时贤弟,这马拉石磙,为何要另建一个石槽?不如将石磙做大做长直接在地上滚,这样碾的面积更大,既省下建石槽的费用又省去牲畜力?”

  “如此,一来是为了干净卫生;二来是便于马匹行走。” 时昭耐心答道,“将石磙做大做长直接在在地上脱粒,这样碾的面积看起来更大,但却不好操作。”

  “因为一来绳索过长,马匹在奔跑的过程中容易混乱,导致绳索打结,甚至绊倒马蹄,发生意外;二来马匹奔跑可能会践踏谷物,甚至排泄沾污谷物。建个石槽虽然要多有花费,且脱粒速度有所减缓,但却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不出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另外建了石槽,更有利于平衡马匹的用力,延长马匹的拉滚时间。”

  “原来如此,多谢赐教。”房姓男子抱拳致谢。

  “房兄在此逗留大半日,就是想问这样一个问题?”这虽然不是什么秘密的事,但对方的做法还是令时昭颇为疑惑。

  “只因见得新奇,便忍不住多瞧了瞧,还望时贤弟见谅。”房姓男子道。

  “无妨,这谷场本来也是为方便村民而置,的确也是个新鲜事物。”时昭道。他并不相信这名男子的说辞,但心下琢磨回答对方的问题对自己也无损害,所以方才才有问必答。

  中年男子离开了谷场,一旁的两名雇工围过来:“东家,这人神神叨叨的,啥意思呀?”

  时昭望着那人离开的背影:“或许他是也是想做这样一家谷场?”

  可能是瞅见了商机,动了心思,这也不无可能。

  时昭做这一切本来就是为了方便百姓,这房大哥就算是想偷师学艺,自己也造一个出来,时昭也是乐见其成的。只要在百姓农忙的时候,他不把而费用收得太高,也算是造福了一方百姓,没有违背自己的初衷。

  时昭从谷场出来,正准备回家。抬眼就看到谷场河对岸的田埂上,艾叶正挎着个小竹篮往回走。

  清水河流经荷塘村这一段,只有自家往县城方向有一座石桥,再往上又要到陆家湾那边住家多的地方才有桥梁。

  旱季水浅或者只是下点小雨的时候,村民们都是蹚水踩着河里垫着的石头墩子过河;要是下暴雨涨水,就只能绕道上下游的桥梁过河。

  绕道的话,那就走得远了。

  如今正是旱季,河水不深,还是可以走河里村民垫的石墩子过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