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争锋(1 / 2)

  想到这里,时昭从床上爬了起来,重新点亮油灯,在灯下挥笔疾书。信是写给李颉的,一来问候他与皓月可好,介绍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况,邀约他有空前来;二来是替陈茂他们引荐,拜托他帮忙助陈茂他们拿到青州府的通商文牒。

  写完信,时昭才复又睡去。

  陈茂他们这次前来,给时昭带来了好几笔生意。虽然镖局那但生意还没有谈妥具体数量和规格,陈茂那个朋友的嫁妆也还没敲定样式,但光陈茂要的两百个特的容器就够他做好些日子了。

  之前已经和陈茂他们敲定木头具体用料,陈茂说这第一批容器,时昭有什么木料就先用什么木料做。他赶时间,反正是开头,先行一个尝试。要是以后另有新的想法,再行调整。

  时昭也明白生意人就是讲究个时效,自然是要尽快做好。

  第二日起他就先给陈茂赶制那二百个各种造型的小容器。这些小东西虽然看着小,但是打磨很费时间。时昭估算了下,平均下来,一天最多也就能做五个。就算是他马不停蹄的天天做,做完两百个,也得四十天。

  这就是时昭为什么一开始让陈茂定一百个就好。量太多,他又着急赶时间,自己根本忙不过来。不过陈茂坚持,他也就尽力做,尽快做。只是不知道陈茂几时会来取货。

  上次做那个五十多个,从木头开始,到后面改制,前前后后花了半个月。但是后面基本都是在原来的农具样式上改小,造型简单,做工也不复杂,才做得那么快。

  昨日陈茂看的那几个造型复杂又有缺陷的,都是自己的试验品。原本他打算留着当模子,多设计几种款式之后,以后尽量做的时候就参照模子做,这样省时间。

  谁知陈茂非常喜欢,那几个瑕疵品昨日他都送给陈茂了。好在式样的图纸还在,他只能再另行做些模子了。

  本来时昭是要送几个没瑕疵的给他,陈茂说他那几个是拿去试水的,瑕疵的就好,没有瑕疵的,让时昭自己留着售卖。

  这些小玩意水城还很罕见,一种造型做几十个,应该不会样式泛滥。等时日久了,再推出新的式样,保持新鲜感。

  陈茂他们回去的第三日,威远镖局的大小姐便带着人来定柜子了,随行的人中,有一个是镖局的总管。

  时昭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请他们在堂屋喝茶。拿了些自己日前买的瓜果蜜饯招待,还请他们品尝艾叶自己做的手工馒头。

  时昭抱歉道:“我们这里比较偏僻,没什么东西好招待大家。这馒头是家人自己做的,虽比不得城里的糕点,但也可以尝个鲜。”

  总管和大小姐都道了声:“客气。”

  那位大小姐饮了一杯茶水,吃了一个馒头赞道:“手艺不错,这馒头很有嚼劲,回味甘甜,不比糕点铺的点心差。只是这味道,不像是水城的手艺。”

  时昭赞道:“想不到小姐这也能尝出来。我们原本生活在青州府,这馒头是照了青州府那边的方法做的。”

  大小姐听了颇为惊讶:“想不到公子也是走南闯北的人。我自认为跟随爹爹走镖无数,也算是见识广远,但青州那边却未去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