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摆摊(1 / 2)

  跟他们答话的小贩道:“你们还赶着马车呢,这样的家境也用摆摊跟我们乡下人抢饭吃?”

  时昭不太理解:“赶马车怎么就不能摆摊了?”

  这话到是把对方噎住了。对方以为他不愿搭理人,也就不再多言。

  艾叶凑过去跟时昭小声道:“少爷,买一匹马要很多钱的。不是有家底的人家,是买不起的。”

  时昭这才明白过来,不是对方问话有问题,而是自己犯了“何不食肉糜”的毛病。

  他有心道歉,又不知从和说起。难道要与人说他之前出身官宦之家,不懂得民生疾苦吗!时昭想了想,又闭上了嘴。

  既然是自己理解错了,那别人也算不得多想。就让事实来证明吧,赶马车的人的确也需要摆摊谋生。

  他们的农具放下不久,就有人走过来看货。看了一番却还是放下农具,摇头走了。走时对坐在摊前的艾叶道:“这东西做工不错。只是怎的选杉木做啊,不耐用的。”

  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几波人,看过之后都是一样的说辞:手艺很好,但木材不耐用。

  摊子摆了个把时辰,一样农具也没有卖出去。反观周围的小摊小贩,或多或少都有进账,艾叶坐不住了。

  也不再继续守株待兔,站起身大声吆喝:“哎,卖农具了,卖农具了。上好的手艺,低廉的价格,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叔,过来看看我们做的农具吧;大伯,你看这农具手工,百里挑一的手艺。”

  作者有话要说:

  县令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第67章 摆摊

  不少人被艾叶的吆喝声吸引过来, 看到手艺都赞不绝口,可再看木质就可惜地放下了。个别愿意买的,给的价格也低得离谱, 连树木的成本都回不来,时昭也就没有卖。

  有个上了年纪的大伯在时昭的摊位前停留了许久,看得出来是很喜欢时昭的手艺,一直摩挲着一柄锄把,最终还是念念不舍地放弃了。

  临走前对时昭道:“咱们乡下人来钱不易,都想要耐用的。小兄弟,你下次换茶树、青冈树做。还来这里摆摊, 我见了准买。要是我不缺钱, 就买下了, 这手艺是真好。”

  时昭见他是真心想要, 就把锄把送给他:“看你是真心欣赏我的手艺, 这个锄把就送给你了。”

  那大伯很惊讶, 听了之后连连摆手:“那使不得使不得,你做的也不容易。而且我拿这去也没用,用不了多久就坏了, 白糟蹋了这手艺。你要是手艺了得,不如改改,把这些农具改做成茶壶把什么的, 那个不用太吃重,应该能卖得出去。就是会浪费些木材。不过好歹也能捡回点本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