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外力(1 / 2)

  见县令没有打断的意思,顿了顿时昭又道:“大人有所不知,那陆兰氏带着身为双儿的幼子生活,甚为可怜。已经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地步了。自己的血亲带头欺凌,旁人又如何会怜惜?他为了生活,甚至不敢以双儿身份示人,遮盖孕痣,只为了少遭遇些欺凌。”

  “大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宵小之徒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但朝廷有律令,衙门是为民伸冤的地方,应该给受害人一个公道。”

  县令的目光望向时昭,盯了他半晌道:“期限无法确定,但一定会有答复。不会太久。退堂吧。”

  自己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县令在公堂上承诺一定会有答复,也似退了一步。时昭见好就收,拱手道:“多谢大人,学生等候衙门通知。”

  他内心已经打定主意,倘若衙门无期拖延,他半月之后再来询问一次。以后每十日来一次。

  退堂后,周围衙役散去,时昭打定主意,正要离开,却在大门处被一个衙役拦下:“时公子留步,大人有话要与你说。”

  时昭很是诧异,回头去看,却见县令大人正从堂上步下。

  “不知大人留下学生有何事?”时昭颇为不解。

  “原也无事,只想与时公子闲聊两句。”县令道,“时公子可有时间?”

  “大人有事,学会定然洗耳恭听。”

  “你为何要为陆兰氏代为诉讼?”县令问,“你们好像无亲无故,为何还那么么拼命。”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时昭道。

  县令踱着步,笑了笑:“这个答案好,可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何受那个托。”

  公堂寂静了片刻,县令又道:“你也说了,陆兰氏现在家中穷得一贫如洗,你也刚从外乡回来,想必没什么交情。利啊、情的,应该都沾不上边。况且你怎么说,也是个还乡的小少爷。乡野之人那几个小钱,就算陆兰氏家道兴旺之时,你应该也看不上。”

  “自从学生归乡,拿回家产,便是步步揪心。倘若学生是个担不了事的,或者如那陆小荷一样是个双儿,且不知这家产还能否拿回。”时昭语气淡淡道来。

  “你这是物伤其类?”县令问道。

  “算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吧。由此可见,类似情况在水城、甚至云武乾灵地区也绝非个例。我回来水城这些时日,村民纠纷见了不少,没有人想过向官府求助,都是凭着自家人口、武力解决,结果经常是双方头破血流,势大者得利。”

  “我朝废除土司制,改土归流,在偏远地区设置流官已经六十余载,不曾想这水城竟然还在推行宗法制,用宗族力量和乡保威望解决百姓纠纷。”时昭望向县令,“县令大人来到水城不过大半年光景,不知大人是否知晓民间此等情况?”

  “时公子这是在责备本官了?”县令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