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买树(下)90(1 / 2)

  时昭这才想起小孩身后那一篓柴火。他喊住正要离开的双儿:“你们这柴火也是要背出去卖的?”

  双儿点点头:“是。前些时日砍了树,现在树枝也干了,家里用不完,就背上街换点油盐。”

  时昭道:“你这柴火我也买了,你出个价?”

  看到双儿背起孩子的大背篓,时昭才算明白为什么刚才双儿会把木头便宜一点卖给他,大概也是不想孩子这么辛苦。

  双儿背着背篓,犹豫道:“时家哥哥,你真需要这柴火吗?”

  毕竟时昭家也就住在这山脚下,山里人家一般都不会买柴火的。这柴火都是镇上、县城没山林、不用做农活的贵人才会买。

  刚才时昭已经给了他卖的木头一个好价钱,他不能让别人因为同情他就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时昭道:“真的需要。你也知道,我刚回来不久,很多农活都还没上手,这上山打柴,还真不太会。”

  其实现在时家柴房里,堆了满满一屋子柴火,够他们家烧几年的了。那些柴火,都是此前家中修葺房屋砍的树木的枝桠和剩下的边脚料。

  时昭爷爷辈起,时家就开始发达,但那也只是凭手艺赚钱发家;父亲时鸿一飞冲天,直接从从山村里飞出去吃了皇粮的事,这条山路进去的人家都知道。

  虽说现在时昭因家境败落回乡,但想着他一个少爷回家,不会打柴好像也很合理。

  双儿这才比较放心,但说到价钱又开始局促:“给五文钱吧,不知道多不多。要不您看着给。”

  时昭看着这双儿如此劳苦,一颗树木长大,砍伐,晒干,又要扛出来买,自己还多给了点才六十文钱,加上这柴火才六十五文。

  而父亲健在时,自己当初在青州府和那群纨绔游手好闲,一出手就是几十上百两银子。那些钱,随便花出去一次都够这些底层百姓一家子吃喝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有余。

  想起往事,时昭越发愧疚、自责。难怪父亲那会说自己没吃过苦,不知天高地厚,狂妄无知。如今看来,父亲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错。

  只是父亲已经去世,自己再也没有办法跟他当面认错。

  时昭道:“好,那就五文。以后你有柴火了,也给我送来,我就不用去山上打柴了。”

  “好好。”年长的双儿赶忙道,“时家哥哥,你家柴房在哪里?我帮你把柴火背进去。”

  柴房里满满的柴火,让他背进去岂不是露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