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决断(1 / 2)

  时昭哪里会怕,他让冯二和冯大看住大门,唤过何大过来帮忙,两人一人架一只胳膊,将堂叔公架出了大门。

  将自己的佩剑置于胸前转了一圈,并对堂叔公的家人道:“想动手之前先掂量一下,能不能动得过。”

  青州府地处北方,冯二等人不管能不能打,身板是能唬人的。

  堂叔公家连堂叔公在内四个男丁;时昭这边也是四个汉子,且都还年轻,身板又比他家的人要大一圈。两相对比,优劣尽显。

  加之时昭手里还捏着佩剑,看着有点唬人。

  看热闹的族人和荷塘村民虽然口头上在向着堂叔公家讲话,说时昭怎么的也不该如此对待长辈,说时家如何忘恩负义,但也没人真的上前帮堂叔公动手。

  没人壮势,堂叔公家的人见状不太敢上前,只在原地骂骂咧咧。

  把堂叔公架出家门后,时昭命冯二等人守住大门。并吩咐,不管是谁,若是有人敢冲门,就把人丢出去。

  冯二他们很有气势地应道:“是,少爷!”

  时昭自己则站在自家大门前,把佩剑握在手中,对门前围观的荷塘村众人抱拳道:“时昭今日返回故里,甚为匆忙;家中也还要洒扫除尘,无暇招待各位叔伯宗亲。各位请回。”

  “倘若这里诸位谁对我身份依然有所怀疑,欢迎前去衙门报官。如果谁不知道衙门往哪里走,可前来问我,定不吝赐教。”

  时昭说罢闭门谢客,不再理会堂叔公一家在门外的撒泼。

  就这样,时昭回到荷塘村的消息和他第一天回到荷塘村时的场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被添油加醋地在整个荷塘村,以及再往里走的整条山沟里传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哪里都不容易啊。

  齐王是真的双儿,至于为什么那么多年没人发现是有原因的。他在这本书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咱们暂且就不讨论他了。

  康王后期会有戏份,好不好是相对的,但他肯定会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感觉有点走漏剧情了O(∩_∩)O哈哈~

  第32章 决断

  对于时昭回到水城老家的缘由, 虽然时昭当众言明过,但传出去依旧众说纷纭。

  不管人们究竟认不认同回来的时昭是时鸿的亲儿子,但村民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那就是时鸿死了,时家在州府肯定也是家境败落,时昭离了父亲一事无成,在外面混不出名堂才又回到他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