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归乡49(1 / 2)

  护送他的五个武陵派弟子拿着时昭赠送的木梳、酒壶、花篮等小玩意,很是欢喜。拿到木梳的武陵派弟子道:“甚好,我正愁着下月师妹生日不知送师妹什么好,这不礼物就来了。时家手艺千金难求,我这礼物肯定是独一份的。”

  见自己做的东西别人喜欢,时昭心里也很开心。与武陵派弟子道别,时家的车队排队接受进城查验。

  武陵派弟子则在城门外候着,等时家的车队进了城才离去。

  水城是西南一个山区县城,商业远不及青州繁华,但在县城里倒也热闹。这里山清水秀,倒是比青州多了许多绿意,难怪父亲时时怀念。

  按照父亲留下的地址,时家老宅在县城南边距离县城大约五六里地的荷塘村。时昭他们从北门入城,待会还要从南门出城。

  入了城,已是晌午十分,时昭先找了个酒馆安排一家人用膳,把马托付给小二喂养。

  进了水城城门,就算是到了故乡,连日来一家人的奔波劳累好像也到了尽头,身心都放松了不少。

  如今现状,也不分什么主仆,大家都在一张临窗的大方桌上坐下。小二过来询问要点什么菜,时昭问了店家都有什么菜式?有没有不辣或者少辣的菜式?

  因为他记得,水城一带喜欢食辣,而青州那边饮食好咸,却不吃辣。

  时昭虽在青州府长大,但因父亲是水城人,水城隶属云州,父亲习惯老家的饮食,所以家中也请了会做云州一带菜式的厨子,在家做云州的菜式。

  家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多多少少也能吃点辣,只是没有父亲那么能吃罢了。

  而家中奴仆,除了买回被长途发卖的奴才,大多是青州府本地人,基本食不得辣。以往在时府,主人和下人的饭菜是分开做的,所以饮食互不干扰。但现在一桌同食,倒是要照顾下不吃辣的仆从。

  小二挠了挠头:“客官,你这可有点难为我了,咱们这地儿都喜欢吃辣。”

  最后还是掌柜的过来,给他们推荐了几道不辣的菜式。并道其中几道辣的菜式也可不放辣做,只是味道可能会差一点。

  言下之意是改了做法,吃的时候不要找茬说他们酒楼菜式不好就是了。

  眼下能吃最重要,时昭点头同意,小二便往厨房传话做菜。掌柜留下攀谈道:“客官不是本地人?”

  时昭道:“我这是归乡,只是自幼随父生长在他乡,饮食难免有所改变。”

  他不想让冯二他们为难,并不言是家中以往的仆从不能吃辣。

  “原来如此,难怪难怪。”掌柜道,“不过咱们云州菜式一绝,不会吃辣可就少了许多口福。客官既然回到故乡,还是要早日习惯咱们水城的饮食才是。包您大饱口福,不后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