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帘风月闲220(1 / 2)

  无道,对皇帝来说是一个很重的罪名,且这个罪名不是旁人说来,而是帝师谭诩,陛下不情不愿接受谏言,饶过那中郎将。

  赦人的旨意从栖兰殿传出去这日,正碰着太仆韩少丞侍驾,李郁萧望着出去传旨的小黄门背影,跟殿中下首坐着的韩琰道:“你这亲信如今在朕这处担着责罚,总是要意志消沉,郁郁不得志,还望穆涵早下手啊。”

  原来这个建章营骑的中郎将乃是韩琰人手,姓高,与韩琰私交很好,君臣联合演一手,既给鸿都观拾柴,也是给穆涵卖一个破绽,属于是借题发挥。

  李郁萧还是念着此前在东稍殿议事时说的,使他们自己的人博得穆涵的信任,这法子在韩琰身上迟了,可是在旁人身上或许不迟,如今钩子放出去,这少卿在御前失了脸面,就有借口改投丞相府,只希望穆涵能够乖乖咬钩。

  话说回来,李郁萧看一眼韩琰。

  他如今正生预备着骑射功夫技艺,只等着蔡然和沈驰岳那头消息传回来,这边儿擂台点将一开他就好上去夺擂,功夫讲求一个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却怎么有闲暇往栖兰殿来?一脸似乎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却陪着李郁萧看一会子的书,又传几道政令,一直没开口。

  这时许是察觉李郁萧探究的目光,韩琰轻咳一声:“敢问陛下,前次在东稍殿,席间陛下与穆常侍颇为亲近,嗯……”

  李郁萧瞅他,嗯啥?须知,韩琰不是个擅谈风月的人,没事儿不爱瞎打听这些有的没的。

  但见他一脸夷犹,道:“常侍大人从前克己复礼,从没有如此性情外露的时候,如今倒不同以往。”

  瞧一瞧他那副神色,李郁萧并指朝他一点,避而不谈笑道:“你最不爱往朕跟前凑,又学得有话不直说的扭捏做派,到底怎了?”

  “陛下英明,”韩琰拱手,“确有一事。辟雍宫有一位杜博士年末致仕,原是要南下到升云学宫游学,临出发之际却出现变故,说是在他随身装竹简丝帛的书箧里竟然起出来黄金万两。”

  啊,李郁萧想一想,辟雍宫博士,国有疑问,掌成问对,即便是天天往御前召见得脸的博士,也不可能在任上攒下万两黄金,何况姓杜,李郁萧是一点印象也没有,或许是听过经,但实在也不亲近,辟雍宫最是个清水衙门,不靠赏赐哪有这等财路?

  他问韩琰:“杜博士这黄金万两是何处而来?”

  “启禀陛下,”韩琰道,“杜大人才学渊博,在士子间颇有威信,盖因他曾多次担任司隶几郡大中正的缘故。”

  大中正,如此一说,李郁萧就明白几分。

  这年头入仕都要走九品中正,司隶的大中正,掌管国都及周遭郡县的官员定品选拔,几乎可说朝廷生源都要过他的手,谁要想进大晏的权力中枢谁就要和司隶中正叙交情,这里头可就有的油水可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