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羲和未息不可避,寒门安在徒相望103(2 / 2)

  呼揭自从在先帝手里吃下三场大败,大不如前。虽则每逢秋冬仍有小股戎兵闯进边境几座小城劫掠,打草谷,但是总体比较老实,再没有举兵大举进犯的意思,而穆涵,竟然是要主动找事。

  李郁萧心中明镜似的,这还能为什么,真正开战首先就要增加徭役赋税,如此一来他要给少府尚书台抬品秩就很不像话。百姓们一看,什么意思,自家父兄幼子离家的年头变长,交出去的钱粮变多,结果皇帝竟然要给宫中一帮侍读侍诗的闲职官员加俸?

  就等着被千夫所指吧,到头了你李郁萧。

  他又不能拿出来说,啊我不是读闲书品艳诗啊,朕召集尚书台是正事是有大用。那穆涵只会更容不下。这一步将军,穆涵简直让他这个口都开不了。

  此事还没完。

  紧接着就有朝臣开始上表,说尚书台“无用”,不应当抬品秩。有说陛下这是贪图私用,有说汝文弼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朝中甚至有人建议直接裁撤尚书台。

  李郁萧合上奏表叹口气,穆涵不在的时候党羽蛰伏,甚至九卿上,诸如蔡司农、前一任卫尉卿这个品级的,至少表面上都会服从李郁萧的命令,他甚至有个错觉,宫中朝中仿佛已经俱在他掌握,他仿佛已经是堂堂正正一位天子。这穆涵回来,丞相党腰杆子纷纷硬起来,他始知,错觉终究是错觉。

  他掌心握一握,怎么办呢。他答应过汝文弼要给加钱,他答应过太后要夺回祖宗基业,他答应过穆庭霜……哦他没有答应过穆庭霜什么。

  可他真的想把这事办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步是该踏出去的时候。

  只是千难万难。

  没过两日,边境的急报如期而至,呼揭左贤王亲率十万铁骑陈兵鞮汗山,向晏朝下达战书,说要“荡舟沧池”,要中州的皇帝小儿给他摇橹。

  朝中很快开始走战时的章程,原本按部就班的政事李郁萧尚且只是还在学,这样一来可好,穆涵再度把他排除在朝政之外,面上一派冠冕堂皇,说事态紧急,老臣愿宵衣旰食替陛下解忧,待呼揭退兵,臣再向陛下禀告诸事。

  李郁萧没说话。穆涵象征性地问陛下主和还是主战,李郁萧终于开口,说战事乃苍生之祸,朕主和。穆涵顿一顿,说臣知道了,臣告退。

  消息传到朝中,谭诩、韩琰等人大惊失色,明里暗里进谏好几回,裴玄也含蓄地劝,说陛下的政令似乎与圣祖皇帝和先帝不同。意思是你们老李家从来没有主和请降的君主,您三思啊。

  陛下我行我素。

  他破天荒地头一会召见宫里头的家人子。

  这些小姑娘原住在掖庭学礼仪规矩,进来一年也没面过圣,忽然说陛下召见,互相还在嘀咕是什么事,难道是要选进内廷和罗姐姐作伴去么?同伴掩着帕子笑笑,说你是想进去陪罗姐姐还是陪陛下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