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迢迢远离析(1 / 2)

  “行,”李郁萧大手一挥,“还有呢。”

  “还有,”汝文弼觑一觑他神色,大着胆子补充道,“臣家中十余口人,两百的俸禄实在捉襟见肘。”

  李郁萧心底叹息一声,也答应下来,不仅尚书令,尚书台上下都给抬品秩。

  又聊几句,不痛不痒,终归是随侍的宫人一大堆人多眼杂,旁的不好细问,李郁萧带着人告辞。

  出得阅室,李郁萧问裴玄:“官人九品,裴卿当年入仕,大中正给你评的哪一品?”

  裴玄未料这一问,不过还是答道:“回禀陛下,臣是上上品入仕。”

  “嗯,”李郁萧又问,“那你可知为何尚书台穷困至此。”

  “臣不知。”

  “官人九品,下三品不得为官。有些出身寒门士子品学实在过人,给评个下三品不能服众,因此只得定在五、六等,即是朝中说的浊品。”

  上三品,上上、上中、上下,为“清品”、“清流”,出身自不凡,浊品呢,不仅地位卑下事务冗繁,升迁渠道也时常阻闭。那么这些世家门阀看不起的寒门学子,不愿与之为伍的“浊官”,录进朝中以后都给打发到哪呢?

  尚书台。

  因此他们蜗居在阅室一隅,因此他们的院落凋败破旧。汝文弼之前的老上司沈决,如今是眼看要位临九卿,可他已经是六旬的高龄,若没有穆庭霜的一番运作,恐怕这擢升还要等。

  时辰差不多,李郁萧让裴玄跪安,临行前道:“今日论棋,明日裴卿或可再去与汝文弼论诗,论史,论经,看一看与你们辟雍宫的清贵学士相比,尚书台的人究竟差在哪。”

  其实不差在哪,学识只有更精深,可是呢,穆庭霜笔记里一句话直切要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

  裴玄也是深思,李郁萧见状又笑道:“记得带够彩头。”

  --------------------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说寒门,最早的寒门也是有门第的人,并不是指平头老百姓。比如汝文弼,设定他祖上是周平王幼子封在汝川的。九品中正制度里面的寒门,是指一些落魄贵族、世家的子弟,平民家里的孩子根本没机会入品。

  因此!小李最终肯定要废掉这个制度 嗯!(加油(握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