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说祝于室,焫萧燃芝·二(1 / 2)

  第31章 说祝于室,焫萧燃芝·二

  腊月过半,长信宫的喜怒莫测和顽固不化,宫里人已经习以为常,不仅不见陛下, 凡陛下派来的人也都不见。前日陛下派来织室令和采珍令, 要为太后娘娘量裁新衣、置办首饰,一律叫打发出来, 别说量衣, 就是太后娘娘的面都没见着。

  却也无法,御前的人, 面对宫中旁的内侍和小宫女儿,或可逞一逞陛下的威风, 弹压弹压, 可是太后娘娘身边侍奉的人,不是一般人。只有一名侍女,其余的都是身穿海青、头戴僧帽的女尼。师太们身上玄色的僧衣肃穆无比,三宝领上五十三行雀灰蓝线, 仿佛每一根都绣着庄严。

  毕竟是方外之人, 即便是少府卿,当着面都不敢太强硬,遑论旁人。

  陛下又询问长信宫是否要荫封祖里, 太后娘家至亲手足或许没有,但是隔着几枝的远房亲戚总是有的嘛, 可是太后拒绝。陛下无法,广发诏书, 谁能出主意让太后展颜, 重赏。

  渐渐朝中百官也热络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提议越舞有的说不如排傩戏,五花八门的玩意往御案上飞,高低要看看谁能打动太后娘娘。

  不过除却陛下的人,最近长信宫的拒访名录上又添得两位。其一是新封的女官,穆相家的独女,原指的她领长信宫女史的职,可太后愣是不见,你自管长信宫上下事宜,长信宫的主子别想见着。不过这也不意外,毕竟百官恭贺太后娘娘回宫的礼,独独穆相送的叫原封不动退回去,太后不待见穆相,这阖宫都知道,穆娘子这是池鱼之灾。

  另一位在长信宫吃闭门羹的,是广微散人的徒弟。

  广微散人还没醒,鸿都观的事现由广微的几名弟子在管,宫里多一位主子,广微虽然没醒,他的弟子却也得去拜会,这是规矩。

  这里头另有一项,不成文的,即逢年过节,各宫都要往鸿都观捐供奉,请太岁符,祈求来年的平安顺遂。本来么,今上后宫人就少,这项上的利原就微薄,太后如今眼瞧是要在宫中长住,可得攀上关系,不能放过这头。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供奉没讨着,还讨着一鼻子灰。

  李郁萧来探广微的病,他的弟子遂这样那样明里暗里告一通状,说太后不尊道祖。李郁萧嘴上附和,还说要请太常上表进言,规劝太后,内里则心思一动,太后这样堂而皇之尊佛贬道,这里头……怎么似乎有点子弦外之音?

  有心试一试,李郁萧亲自到宫中藏书的麒麟阁,请出来《浮屠经》、《四十二章经》等天竺传来的经书,也没直接给呈到长信宫,而是先请太后从中山带来的贴身侍女,名叫弗忧的,说是先向她请教,问哪一本或许能入太后娘娘的眼。

  果然,瞧在经书的面子上,弗忧姑娘应召,进宫以后终于踏足栖兰殿拜见陛下。李郁萧很开心,客客气气寒暄,得知这位可不是普通的侍女,这几年一直在太后身边,相依为命亲如母女,太后也真正开过口,想认她做义女。李郁萧上道,立刻下旨,赐姜姓,封五十食邑,虽说五十确实没几斛粟的,也没给直接抬到郡主,却比寻常侍女尊崇得多,可说给足脸面。

  弗忧姑娘也不是油盐不进那一卦,栖兰殿召她几次,她终于松口,说听闻去岁大月氏使者给中州带来一册《心经》,娘娘还没瞧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