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明朝不相见,清祀在圜丘49(1 / 2)

  不过韩琰另提起两宗。

  一者涉及陈年往事,他父亲武襄侯韩甘虽然常年在郡国任职,但韩琰自幼是随着外祖一家在洛邑长大,与穆庭霜从小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后面太学也一道前往,是十年的同窗筵席。另一宗是说踏鞠场的石头块儿,自然不是平白出现。

  不是平白出现,那就是带着任务出现。李郁萧原本以为是针对阿荼,可是韩琰一句话点醒他,倘若意在汝南王,那么汝南王见天沉溺踏鞠场,哪一日不可做手脚,为何偏偏选在陛下和穆常侍到来的这一日?穆常侍又那么巧那么及时,施以援手。

  内侍带韩琰出去,李郁萧独自坐在御座上沉思。

  他的手心凉了又热,潮了又干,种种迹象,他决定做一个二手准备。他假借到辟雍宫问经筵,趁人不备塞给谭诩一卷丝帛。

  ……

  振武八年十一月既望,至日,上以完德敬致天人神鬼,祭于圜丘。

  按规矩祭礼是寅时正时辰初始,陛下只躺得两个时辰便该起身,贴身内侍原以为大约要费一番功夫陛下才能醒神,毕竟平日最好睡,没成想倒毫不费力。陛下起身时形容整齐,也没有睡眼惺忪,倒似一整宿没歇似的,上去黑木车时也端正静坐,车幔撩下来时内侍往里瞅一眼,瞧见陛下眼睛睁得老大,直愣愣地冒着光。

  车中李郁萧正兀自凝神。他确实一宿没睡,此刻脑中神思仿似一根将断未断的灯芯,吊着尾影儿燃得正旺。

  到得圜丘,太常卿已早早带着人布置妥当,十二阶两侧下设明烛,上悬祭祀灯,空中另悬着星灯,按大典星测绘的星位图悬的黄澄澄的一片,一旁乐台上百乐齐奏,宫人着玄色礼衣八佾而舞。

  众星列位,金石交音,兰膏明烛,华灯错落,成就这时代最隆重而辉煌的礼仪。

  而在雨中,这一切显得如此不真切。天还黑着,一路雨水如倾,按说该是正合筹谋者的心意,李郁萧却没有丝毫松泛。他穿着整一套的大裘冕服,玄衣纁裳,最外层的大裘拖得老长,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他站在拒雨幔边上展开袍袖,一只手伸出去略接一接天上雨水。

  年轻的天子,立在阶上承接天沛,周身灯火斑斓,他另一只手叫内侍扶着,微微仰着头,那内侍也不敢直视他,只躬身侍立,圜丘之下随侍的官员们也慑于这庄严肃穆的景象,皆不敢直视。

  唯有一人眼角余风兜头罩过去。

  穆庭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