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0(2 / 2)

  也就是说,卓海川没想扭改他的破案思路,是希望他能基于现有基础推断出合理的猜测。

  还能说是希望他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推测,是一种鼓舞。

  卓海川由衷的爱才,即便往后温斯珺不会留在宣平,但能多一个为司法部门做贡献的正能量人,卓海川很乐意见。

  温斯珺心里一动:“那家仓库是谁家的?”

  “以前归典鸿集团,后来那片出过人命,政府也没侧重开发那片,前不久主动找到政府,愿意低价求收回。”

  “使用权归于政府后就出了这档子事。”

  卓海川哪里不懂他话里意思,忙摆手:“不会是典鸿集团做的。”

  温斯珺远在千里之外,对本土企业知道很少,奇怪问:“怎么说?”

  这就够卓海川这个本地人唠的:“它为宣平市基础建设贡献非常多,不仅专门安排残疾人岗位,每次省内哪个地方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它都是带头捐款的那个,非常的慷慨。再说那仓库是典鸿集团主动求政府收购,哪能做败坏名声的事?”

  “你提到过是因为政府没侧重开发那片,典鸿才卖的。”

  “不太可能。”卓海川还是不怀疑典鸿集团,声音微大,“你到大街上随便问一个典鸿集团怎么样,没人说它的不是。”

  温斯珺把人惹得嗷嗷叫,自己很淡定:“我就提出猜测,没说一定是他们做的。”

  卓海川升温的脑瓜子跟坐电梯似的嗖地降下来了:“你没错。”

  是这些年典鸿集团做得太完美,给本地老百姓留下的印象太好了。

  因为太好,所以容许不得任何人说它的坏话。

  卓海川顿悟,看着站在桌边把资料归档的温斯珺:“好,现在你来说说你的推测,就针对典鸿集团。”

  “嗯?”温斯珺把档案袋系好放到卓海川面前,这是军方给的东西,需得委托保管,“我这不是针对典鸿集团。”

  他非常认真地看着卓海川,希望对方能明白他的立场。

  从始至终,他想要的就是接住委托,查清楚8·18案与南圃雨林案的真相,最好能顺着那枚图案找到何檀。

  这过程里不存在针对,只就事论事。

  卓海川好脾气地顺着他的意思改口:“说说你怀疑典鸿集团的理由。”

  “我对这个集团了解不多,听你的意思,它口碑非常好,做出很多贡献。”

  “可以说宣平能有现在大部分是典鸿集团带头的作用,掌舵人不常在国内,但留下的宗旨是一切以国内法律为标准,配合政府工作。”

  “典鸿集团发家多久了?”

  “六十五年。”

  “六十五年坚持跟着国家政策走确实不容易,我想要一份典鸿集团六十五年间的事件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