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疯狂试探(1 / 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作为天子,朱厚照必须要亲自出席祭祀,并且还有非常繁琐的礼仪流程。而那些礼仪和流程,正是朱厚照最头疼的玩意儿。

明朝从太祖时期开始,每年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明洪武元年,天下初定,朱元璋即命中书省、翰林院、太常寺定拟祀典,把祭祀分为三个等级:大祀、中祀、小祀。洪武初以郊、庙、社稷、先农为大祀;以山川、帝王、孔子、旗纛为中祀;诸神为小祀。后来把先农改成了中祀。其余的祭祀,则可以遣官代替。国有大事祭告,也可以遣官代替。所有的祭祀事务皆由太常寺主持(太常寺属于礼部)。《明会典》又将这些祭祀分别称为“郊祀”“稷祀”“庙祀”“陵祀”“群祀”等五类。

各种各样的祭祀延续到朱厚照一朝时,很多祭典已经被削掉了。但是,即便是被削掉了一些,却依旧令朱厚照颇为烦恼。

这不,由于出了之前的花灯事件,群臣要求朱厚照必须要重视这一次的祭祀大典。这一次的祭祀大典被称作是郊祀,属于大祀一类,必须要皇帝亲自出席,不能找人代替。不过,后来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改了规则,即便是大祀也可以遣官祭天。

这对于朱厚照而言,无疑是非常痛苦。因为在祭祀期间,不能食荤,不能近女色,每天要沐浴斋戒喊口号,一共为期三天。

所谓郊祀,自然就要在郊外举行。朱厚照心想着,既然在郊外,何不等祭祀大典结束后,顺便整个郊猎,岂不好玩?这个想法一出,朱厚照就忍不住兴奋,届时就可以带上彩儿,在郊外任意驰骋。

不过,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遭到了朝臣们的强烈反对。

理由很简单,祭天才结束啊!就光明正大的狩猎,老天爷还看着呢。万万不可,绝对不行。几乎京城的所有文官、勋戚和入京办事的官员都对朱厚照这个荒谬的行为感到愤慨,这是对上天的不敬,纷纷表达强烈的抗议。

然而朱厚照不为所动,因为这是他早就有的预谋,就是在不断地试探朝臣们的底线。收到这样的效果,朱厚照非常满意,既不正面回应抗议,也没有任何表态。

祭祀大典第一天,朱厚照在群臣的簇拥下,来到天坛开始祭祀大典。第一个环节是鸣锣迎众神归位,朱厚照在万众瞩目下,敲响了“迎神”的铜锣。当朱厚照那一棒槌敲下去的同时,群臣纷纷下跪,迎候众神下凡。随即朱厚照恭恭敬敬地端上祭品,在每一个神位前都要下跪行礼,并且口中还要念叨“恭请某某神仙赏食”。这个环节之后,朱厚照还要亲自燔柴烤牛,在预先架好的烤炉上,点燃烈火,把小牛犊烤熟之后呈给各路神仙。每一次进呈,都要清洁双手,整理衣冠,整肃仪容之后再跪敬。之后还要进行上香、祭酒,宣读祭典诏书,皇帝须不断下跪、起身、再下跪,反反复复。每一个动作都要在礼官的口令指挥下按礼仪进行,不能有一丝出错。

一天下来,朱厚照累成了狗,几乎都不能直腰。不过后面的两天就轻松许多,只需要走个流程,也没有像第一天那么讲究。好在三天的祭祀圆满成功,朱厚照的表现虽说不能算得上完美,但也得到了群臣的肯定。

郊祀作为非常重要的祭祀之一,事关天命,对皇帝而言是一次极大的身心考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你们别忘了,这位皇帝叫朱厚照,他可没有想让这群折磨他的朝臣们轻松。

祭祀大典刚一结束,正当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原路返回时,朱厚照突然宣布:同志们,郊祀结束了,现在郊猎开始啦!

原来,早在三天之前,当所有人都在准备祭典的时候,朱厚照就命江彬暗中策划了郊猎活动。朱厚照此话一出,朝臣们顿时脸色大变,可为时已晚。四面八方窜溜出来的锦衣卫将朝臣们团团围住,押送着到了围猎场,朝臣们被迫观看朱厚照大显神威,看着他在猎场飒爽的英姿。

在群臣看来,朱厚照此举是大不敬,可能会引得天怒。但最主要的一点是,猎场在宫外,很有可能遭到敌对势力的暗杀,群臣们不由得心头冒汗,战战兢兢地看着朱厚照,生怕出了一点乱子。

在猎场酣战至半夜,朱厚照才下令返回。群臣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

看着群臣们各个脸色铁青,朱厚照心里面十分开心,但表面上还是要有所表示。于是,朱厚照将自己和部下们猎得的胜利果实,按照官职大小进行了赏赐。看来这十年皇帝没有白当,打了巴掌还知道给颗甜枣。群臣们本来是组织了很多的口水,想要将朱厚照淹没的,可是领到“恩赐”之后,一个个都变成了哑巴,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朱厚照这一次的试探,虽说引起了朝臣们的怨言,但还是巧妙地化解了他们的愤怒和不满。有了这样的宝贵经验,朱厚照心里开始策划下一次更大的行动。而这个行动,将会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八个月后,居庸关前,一位神秘客人悄然而至。当这位神秘客人摘下斗笠和面罩之后,可以发现,他正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