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茯苓和桂枝(2 / 2)

说着,朱厚照就抓着女子要往镇国府走。

“你放开我!”女子旋即挣脱朱厚照的手,嚷道,“我还要回家给我爹熬药,不和你说了。”

“大胆!”江彬随即拦住了女子的去路,吼道。

女子被江彬震在原地,动也不敢动。

“放肆!”朱厚照朝着江彬暴喝一声,江彬随即低着头,让开了路。

“姑娘,你说你要回家熬药?”朱厚照上前关切地问道,“你父亲得了什么病吗?”

“我父亲也不知道怎么了,前几天下雨,说是腰疼得厉害,找了郎中,说是要川乌、茯苓、桂枝、细辛和红花几味药材。”女子想着父亲的病情,不由得心中一阵哀伤,眼泪随即落了出来,“可我找遍了京城,也没能找到茯苓和桂枝。我想着,你应该不是坏人,就去镇国府找你帮忙,可他们都说不认得你。这不,我只能找了些缓解疼痛的药,让家父好受一些。”

“你,过来,赶紧去找茯苓和桂枝。”朱厚照命令江彬去找药材,温柔地对女子说道,“这样,你别急,药材的事情,交给我。你先带我回家,看看你父亲的状况,如何?”

女子稍微迟疑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应下了朱厚照的要求。

朱厚照随女子一道回到家。路上,女子告诉朱厚照自己的身世,两人相谈甚欢。

原来,这女子名叫刘彩儿,太原人士。她父亲曾是戍边将士,负伤之后,被调到了北京担任火甲一职,每逢下雨之类的阴冷天气,负伤之处就疼得厉害。而担任火甲,本来任务就重,长年累月下来,旧伤复发,需要长期用药物维持病情。

朱厚照随刘彩儿回到了家,发现其家中竟然没有一件值钱的物品。心中怜悯之余,朱厚照更多的是惊讶,好歹是国家公务员,竟然如此清贫,转念想到刘瑾这个大坏蛋,果真是天壤之别。

“来,你坐!”刘彩儿端了张凳子放在朱厚照跟前,示意道。

“好,谢谢!”朱厚照礼貌地回应道。

“我先不管你了,要给父亲温药。”刘彩儿说着,就将一旁桌上的药罐端起,往火炉去了。

朱厚照坐着也是无聊,四下里观察了遍,不禁对这家人多了几丝钦佩。他想起了书中学过的很多人,比如春秋时的孙叔敖、战国时的西门豹、西汉时的张汤,还有唐朝的狄仁杰等等,想必,那些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也就如此了吧。

在朱厚照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善于发现的内心,他其实什么都懂。他知道,朝廷上下但凡有着一官半职的,无论官职大小,多少都会一贪再贪,决计不会让自己一贫如洗。而火甲一职,在大明体系下,待遇还是十分优渥的,竟没想会是如此。

“你是?”刘彩儿的父亲醒了过来,听见外屋有声响,出来瞧了瞧,便看见了坐在凳子上发呆的朱厚照,似曾相识却又不记得在哪里见过,“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伯父好,我是彩儿的朋友,今日特来探望您。”朱厚照见到刘彩儿的父亲,旋即起身拜道,“我是大众脸,和很多人都长得挺像,或许是认差了。”

“或许是吧!”刘父患有腿疾,但行动依旧十分灵敏。只见他从柜子里取出一个茶碗,对着朱厚照示意道,“你喝水吗?”

朱厚照连忙摆摆手,表示不用。刘父则准备自己取水喝,不料茶壶里空空如也。

“哎,又没水了。”刘父身为曾经的戍边战士,而今又是火甲勇士,警惕性比常人要高上许多,如此说只是为了稳住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家里的陌生人。哪有人探病是空手的?当刘父迈出门后,旋即从柱子旁拾起一条木棍,藏在了背后。

“爹,你怎么下床了?”刘彩儿温热了药,正从院子里回房,碰见父亲藏了一条木棍,随即说道,“哎呀,您放心,他不是坏人,是我带回来的。”

“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带人回来呢?你了解他是谁吗?”刘父正色说道。

“他说他是镇国大将军朱寿,还给我看了令牌,不会有错的。”刘彩儿说道,“而且,他还命人给你找药材,怎么会是坏人呢!”

“镇国大将军?朱寿?”刘父愣在原地,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我倒是听过这个名号,但从未见过本人。太年轻了,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大将军。”

“哎呀,爹,一会儿等药材到了,不就知道了嘛!”刘彩儿一手端着药碗,一手扶着父亲,进屋去了。

返回